【摘要】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每个人的基本能力、关键能力和必备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上不合时宜、教师思想认识上严重缺失、教学方式上枯燥乏味等问题。因此,教师分析现状,剖析原因,提出了“二五二”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方式涵义(两准备,五要素,两实践),并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际,实践了在潜心学习中正视、感悟计算思维;在精心备课中挖掘、预设计算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强化计算思维,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二五二式 计算思维
一、“二五二”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方式的涵义
“二五二式”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方式,即“两个准备,五个要素,两个实践”。
(一)两个准备
1.思想准备:(1)教师通过多渠道,深刻认识“计算思维”的涵义;(2)分析目前自己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让自己对教学现状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2.方法准备:(1)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挖掘其中蕴含“计算思维”的内容;(2)通过查阅资料、案例分析、听课评课、外出培训、请教专家等学习方式,提高认识,掌握基本、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五个要素
(1)立足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和每周两节的趣味编程拓展课程开展教学;
(2)课堂上努力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出新意,练到实处”,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提升素养;
(3)整合其它课程、学习生活、益智游戏等设计教学、开展教学;
(4)巧设导入情境、探究情境、合作互动交流情境,营造浓厚教学氛围;(5)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生机活动,打造“互动课堂”,促
使学生在情境中互动,在互动中提升。
(三)两个实践——(1)上好“两堂课”(家常课和展示课);(2)做好教科研(完成教案集、案例集),真正做真、做实教科研。
二、 “二五二”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方式提出的背景
(一)教学内容不合时宜
如今,信息技术软硬件更新速度之快,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根本跟不上软硬件的发展。同时,随着大众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简单化,甚至不需要学习即可掌握。因此,仍只以技术工具作为课程内容越来越不合时宜了。
(二)思想认识上严重缺失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把技术操作训练和利用技术解决问题视为学科课程的全部。即使少数教师有培养计算思维的想法,更多的也只是披着计算思维的外衣,却有着传统教学的内核,没有将想法更好地付诸于实践,这严重削弱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
(三)教学方式上枯燥乏味
很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仍然延续传统的“听课—演示—操作—应用”的模式,以此来学习某种软件,并未达到教学软件与课程的深度融合。至于学习环境设计,绝大多数仍只是基于目前的讲解式和灌输式教学的情境创设,很少出现能够体现学习者探究性和协作性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这种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其效果不言而喻。
(三)“二五二”式学生计算思维培育方式的具体策略
(一)在潜心学习中正视、感悟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周以真教授在2006年首次提出的。她指出:“计算思维是选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是制定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所涉及的思想过程,以便解决方案以可由信息技术处理代理人员有效执行的形式表示。
”计算思维是一种解析思维,它共用了数学思维、工程思维和科学思维,具有六大特征:概念化,不是程序化;根本的,不是刻板的技能;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方式;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是思想,不是人造物;面向所有的人,具有普适性。计算思维与“问题解决”密切相关,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更需要计算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思维不是中小学信息技术独有的,每个学科都隐含着计算思维,也不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具体内容,它只是隐含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
(二)在精心备课中挖掘、预设计算思维
教师是实施教学设计的关键,教学设计应该做到时时刻刻、方方面面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为导向,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计算思维,精心预设计算思维,义让让学生真正深刻领悟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计算思维。
首先要研透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标、教材,挖掘其中蕴含的计算思维,还要适时更新、补充教材,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准确、庞大的知识体系;其次,要整合其它课程教材,融合多教材中蕴含的计算思维,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以此更新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深度融合。
(1)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起计算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相关情境理解计算思维,并如何更好地运用计算思维,以突出思考能力、解决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学习,使得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富有意义和活力。
(2)专心设置实践任务,组织小组合作。课堂上要多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参与类似游戏、闯关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来满足现实需要的操作要点,以此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技巧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3)用心选择教学软件,营造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在以既有教材内容为基础开展教学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根据教学实际,及时更新、补充教材;二是加强基层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如制作高质量的电子课件 、微课等;三是要努力追寻技术发展前沿,如大数据技术等。
简而言之,教学设计不能只拘泥于教材上的知识,而应及时将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动态结合教学实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的资源,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强化计算思维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上,要改变“讲—练—用”的单一教学模式,而要围绕“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形成认知”为主要学习过程,积极开展算法思维、分解思维、抽象思维、概括思维、综合思维等课堂活动。
1.善于抓住每一个环节,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
2.课堂实践中,“讲”成分应少而精,“操作”的成分应“多”而精,努力做到精讲精练。
3.以点覆盖面,教会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实现触类旁通。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活用 “计算思维”的抽象法,通过从个例操作扩展到一类操作,抽象出共性建立模型,便于学生触类旁通地使用软件,达到操作思维的培养目标。
4.组织小组合作,善于简化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开展小组合作,对任务进行梳理、分解、细化、再整合,使问题简单化,最终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计算思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时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血液,使信息技术课程有了稳定的核心和价值。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教学策略,践行信息技术学科真正基于核心素养而教的理念,才能使计算思维落地、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吴伟强.以计算思维为导向革新信息技术教学观念[J].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2018(22):85-86
[2]王蕾.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J].信息技术课,2018(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