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道德修养。在当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知识与信息都呈爆炸性的态势进行增长,而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都需要以阅读能力为基础。因此,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还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发展及适应社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目标才有方向。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前确定课堂目标,不仅能够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指明方向,保证课堂效率,同时还能为今后的阅读教学活动树立明确的教学指向标。但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大部分语文教师都没有养成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习惯,这就导致了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此
(二)教学内容较为随意
阅读教学的内容应该由教师精心选择,一经确定就应具有某种稳定性,不能随意更变与增删。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临时拼凑的,随意性很强。同时,其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也缺乏创新性与趣味性,这就使学生慢慢丧失了阅读的兴趣。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契合,需要及时做出改变。
(三)教学方式仍需转变
教师在教学时应意识到,自己教学的对象是作为儿童的孩子,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但是专注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学的形式必须富有趣味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创新组织形式与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措施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提升其阅读能力。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教师习惯于将自身作为课堂主体,并围绕自身开展一切教学活动,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状况,这必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思考
(一)阅读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语文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就小学学习体系来讲,语文更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无法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就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但就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受语文教育背景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习惯于将自身定位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而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客体,错误地认为学生只需要记住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即可。在这一思维的影响下,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的组织、活动方式方法的选择,都偏离了实际阅读教学的要求,最终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较弱,无法在后续学习中提升语文成绩。
(二)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落实,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因部分细节依旧存在问题,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速度较差。此外,当前教育环境仍是以应试教育来进行人才选拔,考试涉及的知识类型和内容十分复杂,这就在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课业负担,使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学校和教师关注的重点都是学生考试所得的阅读分数,而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方式往往缺乏要求。这就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很少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因此,要想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刀阔斧地创新改革,学校和家长就必须为教师提供鼓励与支持。
三、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创新
(一)明确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基本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展的基本导向,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按照预定的路线,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课堂教学步骤。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与规律。同时,阅读教学活动虽然是分课时进行的,但所有阅读教学活动都是朝着一个总体教学目标前进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必须避免目标的偏移,以确保教学目标既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又适合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创新阅读教学内容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什么”是比“怎么教”更先一步的问题,所以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是后续选择阅读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要求精挑细选合适的内容,如果在内容选择的基础环节出现失误,那么不论后续教学方式如何精彩,都不可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选择阅读内容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首先,教师应当关注教学活动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保证在课堂中既可以选择适当的教材文章,组织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进行阅读拓展活动。其次,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少,理解能力相对较弱。而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的篇章字句,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引导,就可能挫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应当保证所选内容基于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在阅读中将自身经验与阅读内容相结合。最后,教师还应考虑学习主体的特征,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
(三)创新阅读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决定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组织阅读活动时,应积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尽可能地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当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环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教师要想真正实现阅读教学效果,就应该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文章。所以,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应为学生留出充分的阅读时间,在阅读形式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选择。
其次,教师应当按照课改精神要求,给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让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就同一个问题畅所欲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只需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心中所想即可。这种轻松的阅读表达环境,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并学习表达交流的技巧。长此以往,在教师与同伴的积极影响与引导下,学生就可以逐渐学会阅读思考的方法。
最后,教师应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针对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创设法,以此增进学生的理解力。在阅读内容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扮演文中角色的过程中学会移情与换位思考,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深刻理解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四)创新阅读课后作业
创新阅读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校课堂中,也应体现在课后作业的拓展与延伸上。这是因为,有趣的阅读作业延伸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在创新阅读作业时,应注重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发挥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合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在亲子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陆贵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
[2]孟庆霞.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6(19)
[3]邹翠翠.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