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作者:林梅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着极大提高,各行业领域都迎来了新一轮时代发展浪潮。
        合浦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536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有着极大提高,各行业领域都迎来了新一轮时代发展浪潮。但在我国事业单位运营管理过程中,却仍旧存在着财务风险系数过高、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尚未构建的问题,在整体层面上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为完善这一问题,笔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开展以下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设与防范要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风险防范
        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与有序运营为整体社会发展的稳定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事业单位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市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进程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然而在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发展运营过程中,却受到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内控体制混乱模糊等因素干扰影响与限制,事业单位发展进程受阻,且频繁出现各类财务风险问题,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与恶劣的社会消极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构建完善,以及对财务风险问题的防范,也是事业单位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必由之路。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构建要点分析
        (一)构建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管理体系
        在当前我国绝大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责范围界定过于模糊、重复交叉管理、管理盲区等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中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并根据职责范围与发挥职能梳理为以下三个管理部门:
        第一,事业单位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部门。这一部门在事业单位管理运营过程中主要发挥的职能与职责范围为,首先,对事业单位各项发展决策、具体业务开展实时的风险识别与预防工作,风险识别与管理部门在所分析、识别风险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风险预防与解决方案。其次,对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各项业务的处理流程、各部门人员的工作运行情况开展较为宽泛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各类风险问题并加以优化完善。
        第二,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这一部门在事业单位管理运营过程中主要发挥的职能与职责范围为,对事业单位各部门、工作岗位、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各项财务支出往来信息加以审查核算,并开展定期的财务计划制编制与执行工作。总而言之,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严格执行会计制度,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
        第三,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审计部门。在我国各事业单位的发展运营过程中,时常出现部分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职能,以侵害事业单位资产为途径,谋求自身不当得利。这一问题的频繁出现,不但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还在事业单位内部传播了贪腐不良风气。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与职责范围为,对各部门、各工作岗位与事业单位所开展各项业务的资金流动情况、资金配置合理性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及时发现各项贪腐问题,并构建稳定的举报渠道,在匿名或实名举报人所提交信息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重点性的财务审计工作。
        (二)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各部门职责范围
        首先,虽然在贯彻落实笔者上述体制构建要点的基础上,可以初步建立其较为科学合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但在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部门具体管理职责范围尚待进一步明确划分的问题。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实际工作情况,针对性制定各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范围,从根源上避免重复交叉管理、管理盲区、管理权限混乱等问题的出现。其次,事业单位也需要构建配套的责任制度,将工作责任划分至具体工作岗位。例如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或谋求个人不当得利而引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出现时,事业单位可直接追究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其次,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构建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决策者也需要在体制工作流程与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各管理部门之间应开展频繁的交流与协调管理工作,不但需要在风险防范、财务审计等具体管理层面上做到有序开展管理工作,也需要在事业单位整体层面上开展全面性的管理工作,从而实现将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水平加以最大幅度的优化提升。
        (三)事业单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构建过程中,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决策者不应仅通过自上而下的构建方式开展体制建设工作,而是应选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方式进行构建。例如事业单位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力度,向全体职工讲述单位构建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必要性、所起效用,并实现引导全体职工人员自主辅助财务管理内控体质的建设以及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转。总而言之,不单要从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层面加以着手,也需要从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树立事业单位企业文化方向一同加以着手。
        (四)事业单位构建配套监管评审体系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大型民营企业而言,我国事业单位在构建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层面上仍旧存在着缺乏建设经验的问题,也会在体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因此事业单位也需要构建配套的监管评审体系,对体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所出现各类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所造成影响后果开展深入分析,从中吸取建设经验,从而持续性的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科学合理性。
        二、事业单位提高风险防范力度的策略建议
        (一)事业单位注重于构建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
        在事业单位发展运营过程中,绝大部分财务风险问题的早期出现阶段前,都有着较为明显的风险表现形式与风险诱因。例如在事业单位流动资金量过低时,会有极大可能以此为诱因,引发出事业单位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不良等诸多财务风险问题。
        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及时构建起配套的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在相关工作人员检测出各类潜在风险问题时,根据潜在财务风险问题的严重性进行分级,并根据不同级别风险预警工作流程向相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管理者与决策者及时发出财务风险预警信号。
        在这一机制构建且良好运转的前提下,事业单位可及时根据所预警财务风险问题来及时制定相应风险防范措施方案,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问题加以规避,或是将财务风险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与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内。
        (二)事业单位构建单位财务分析指标系统
        在事业单位发展运营过程中,很多财务风险问题的潜伏期较长,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在事业单位财务系统中展示出较高程度的潜在风险系数,这也为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财务风险识别工作增加了较高的工作量与难度系数。
        而针对这一问题,财务管理部门与风险识别部门很难通过某一项或是某几项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情况、短时间内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来及时分析出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单位财务缝隙指标系统,从事业单位整体财务体系与运营状况层面上,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在较长时间范围内的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营业增长率等数值,来分析出潜在的财务风险问题。
        三、总结
        随着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市场经济自由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在我国事业单位发展运营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与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因此笔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要点,以及事业单位风险防范力度的优化开展深入研究,并提出上述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学政.多元目标元素下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机制的构建[J].科技致富导向,2015(04):128-130.
        [2]盛长芳,张水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16(10):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