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导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高质量的导课可以更好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阅读最大化的提升英语水平。但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导课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英语阅读可导课设计常见面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导课设计
前言:初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因此非常有必要利用较高水平的导课设计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当前过于简洁的导课设计、不合理的难易程度、不能体现学生主体、缺乏材料等问题却限制了导课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分析个中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导课设计常见问题
(一)过于简洁
很多教师都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导课作用无法产生真正的认识,因此对导课也不够重视,以至于经常在设计导课过程中出现应付的态度。这样所设计出的导课内容过于简洁,通常只是利用导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什么,然后让学生开始阅读。当正式开始阅读教学以后,基本都是按照教材进行,导课的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二)导课的难易程度不够合理
对初中生而言,其进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对基础英语已经有了一定掌握,有的优秀学生还能够独立阅读英语文章。很多教师都表示这种情况令英语导课的难度不易被把控,如果过难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如果过于简单则还会令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因此,很多初中英语教师所设计的导课在难易程度上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不合理性,无法做到兼顾,不能让所有学生都都通过导课更顺利的进行英语阅读学习。
(三)导课没有体现学生主体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设计导课过程中都只是在体现导课内容,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在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主体几乎没有任何体现。英语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枯燥性,如果教师一直利用这种单向传输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进而便会降低阅读教学效果。
(四)缺乏导课材料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导课,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实现英语视野的拓展,避免学生只懂得读死书、不会变通。
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导课材料过少,现有的导课材料也基本都来自教材,学生在导课中见过的内容还会在正式开始阅读学习时又接触一次。这样没有新意的的导课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兴趣,进而削弱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导课设计策略
(一)合理使用各种媒介
对导课进行设计时,实物、图片、视频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媒介,做好对这些媒介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导课内容的丰富性,而且还能避免缺少材料所带来的影响,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导课的兴趣。比如初中英语阅读会涉及到一些历史名人,当开展类似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就可以在导课中融入和历史名人有关的媒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以爱迪生为例,如果导课内容和爱迪生有关,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设计导课时添加灯泡的发展史,灯泡是英语阅读教材中没有的,将其添加进导课中可以让学生对爱迪生产生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得到更全面发展。
(二)合理控制难度
虽说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但每一个学生的其英语水平是不同的,而且在学习中的表现、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都会有所差别。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导课,不让学生失去信心或者骄傲自满,教师在设计导课之前可先对所有学生能力进行了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能力等级,以中等能力的学生为标准设计导课。这样大部分学生对导课就会产生基本的理解,再结合教师的课堂讲解即可让学生更好进行阅读学习。
(三)和学生保持良好沟通
教师在设计导课过程中应添加更多和学生沟通的内容,以此更好的体现学生主体,并避免让学生对导课产生厌烦感,从而为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比如教师可以在导课中融合一些西方文化,比如西方节日、英语歌曲等,可以问学生都知道哪些和西方有关的节日、喜欢听什么样的英语歌曲,然后让学生阐述对节日以及歌曲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学生主体,也激发了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效果即可得到更为充分的保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做好导课设计是提升阅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对此提高重视,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培养。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课导课设计常见问题,希望本次分析能够帮助初中英语教师设计出更为优秀的导课,进而利用导课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璇.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00+107.
[2]张凌敏.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以Unit 5 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8,18(14):146-150+154.
[3]梁晓晓.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探究[J].英语教师,2017,17(06):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