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问卷整理出学生对于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对于有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生的成功经验分析,提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随后笔者分析自己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思维的具体做法,认为从教师的层面本校具备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条件。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语篇意识,宏观结构,文体特征
一.发现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出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
笔者对本校学生进行了整本书阅读的调查,发放两份问卷,一份调查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现状,另一份调查有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的成功经验。
从第一份问卷中笔者整理了关于整本书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1.阅读整本英文书太难了,做不到;
2.读整本书耗时耗力,查字典又要花更多时间,对考试也没有多大帮助;
3.读整本书和每天刷阅读题,就应试而言,刷题更有用;
4.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因生词多阅读进行不下去;
5.最大的问题是时间怎么安排,高考是一盘棋,刷数学理综之余就没有时间读书。
从第二份问卷中笔者整理了整本书阅读的成功经验,认为整本书阅读有它的必要性:
1.阅读整本英文书肯定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文书也是有难易之分的。
2.读这些书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很多新单词和地道一点的表达方式,还有对外国文化,尤其是作品所描述年代的理解。以我们的阅读词汇猜测题为例,经常直接认识那个单词,秒杀题目。阅读题里各种地名人名基本都认识,对阅读有小小的帮助。
3.真正的英文书使人被迫用英文理解英文,以阅读细节题为例,不用担心出题人偷换细节了,你本来读的就是原原本本的细节。
4.某些程度上,看英语书必须不断思考,时间一久,考生的阅读推理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5.我们的听力文本,阅读题材料和作文范文,与真正的外国的文学还有很大的差别,不去阅读原著,学的怕是假英语。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在高中生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是形势所迫,可以让学生适应高考题。随着高中生视野越来越宽阔,以及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力,高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活动。但是,整本书阅读它毕竟是一个教学活动,它与阅读教学息息相关,或者说就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教师在开展此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教学条件和教学能力。
二. 基础年段英语阅读教学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条件---- 培养正确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具备语篇意识
“在《英语课标(2017年版)》中,语篇类型是新增的一项课程内容,关注语篇语言的整体性特征,注重语篇语言在传递信息与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语言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对教师分析和理解不同语篇类型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具体而言,语篇类型的丰富性不仅使学生接触到生活中常见的语篇类型,而且为学生体验多模态形式下的各种语篇提供了许多机会,从而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语篇类型的文本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加深对语篇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摘自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33页)
从王蔷教授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在基础年段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具备语篇意识,拥有不同语篇的阅读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每一个语篇的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与概括大意,以培养学生在语篇中的归纳概括和推理能力。笔者在每一单元的篇章教学时都会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首先画出每一句的关键词,进而从每一段几个句子当中找出一个词作为这一段的关键词,如果在段落中找不到合适的词,可以自己概括出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必须可以概括本段的中心大意。久而久之,学生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自然养成概括大意的能力。其次,笔者要求学生在关键词的基础上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寻找关键词的过程中实际上就应该处理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借助连接词和语法知识处理篇章中衔接,指代,过渡等微观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两个过程具有同时性,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积极的思考,认真体会分析和理解句子就是一种阅读体验,逐渐形成自己正确的阅读思维。
有了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养成画思维导图的习惯,学会整理作者的写作内容,进而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只有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方可探究文本之外的主题意义。笔者在分析每一篇语篇都要求学生找到其宏观结构中的situation,problem,response和evaluation。situation是指文章的引入部分,作者基于什么背景而写的这篇文章。 problem指文章讨论的问题,即在前面的situation下作者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内容。response指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做出了什么方面的反应,进行了什么样的细节依托。evaluation指作者对这个问题最后做出的评价或总结。笔者认为,每一个人在他写作前都有读者意识,都会按照一定的思路进行分析,描述或说明。因此,学生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进行阅读,不仅可以进行写作内容的分析和信息的整理,还可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宏观结构的基础上,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按文体特征分析课文,培养学生不同文体的语篇意识。“记叙文和说明文语篇的主要写作目的(如:再现经历,传递信息,说明事实,想象创作)以及这类语篇的主要语篇结构特征(如:该类语篇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可选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顺序等)......”(摘自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P41页)对于记叙文,教师应根据它的特征要求学生找出语篇记叙的线索,事件的转折点和文末作者点名什么主题,这是记叙文的关键点,掌握了这个文体特征,按照这个思路去阅读文章既可以根据语篇中的事实进行逻辑推理,去读懂语篇意义,也可以将语篇中的内容与自身经历联系起来,去推断语篇中隐含的观点。对于说明文,可以根据说明文的特征要求学生在文章开始分清引入部分和文章主旨的切入,说明文作者通常有引入部分为主题的展开介绍作个铺垫,熟悉这种文体特征很快就可以帮助学生进入主题what的阅读。说明文中除了主旨what,还有why 和how,这些是说明文必要组成部分。在语篇开头识别了文体之后,学生可以理清作者如何通过比较,分类,总结等写作手段进入why 和how的信息处理,同时找到作者组织信息的逻辑,从而分析了问题。对于议论文,教师应教会学生区分,分析和概括主要观点和事实,识别语篇中的内容要点和相应的支撑依据。
三.结束语
本校英语教师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重视语篇分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篇意识和文体特征意识。如果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审视语篇涉及的文化现象,可以根据连接词,衔接等知识进行词义猜测和语义的逻辑关系分析,可以运用信息之间的关系处理语篇内容,可以利用文体特征知识探究语篇意义。
参考文献:王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FJJKCG19-11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