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营销”“精准农业”等热词的不断涌现,精准作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比重日益攀升。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奥格登·林斯利首次将精准引入教育领域,开辟了教育发展的新纪元。顺应时代教育沿革的新形势以及我校开展的省级“精准化教学”课题立项活动,探索精准管理与精准教育常态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浙江省作为新高考政策改革的试点和最早实施省份,逐渐意识到曾经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再具有适用性,建立全新的教育管理系统便成为了所有教育从业者职业之路上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教十余年,由一个任课教师蜕变为一位颇为成熟的班主任,我的教学生涯充实而又硕果累累。总结过往的经验以及切身体会,我探索了自身对精准管理和精准教学的独到见解。分别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这两个迥然不同的视角出发,阐述实现精准管理与精准教学常态化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 精准管理 班主任 精准教学 任课教师 常态化
一、从班主任的角度研究精准管理
班主任作为班级团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在整个学校的运营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制度的实施,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身上的责任亦愈来愈重。双班并行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业已形成的以行政班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常态,班集体随着因教学任务而临时组建或拆散的组织灵活地流动了起来。在我上一届中我所任教的班级为化学地理行政班,加上地理和政治走班,这意味着我所管理的学生在一周的许多时间都“游离”于我的视线范围之外。重视班级固定的统一管理时间和分配走班过程中的管理精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1.日常管理精准化
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确保班集体每日工作的正常运营,这并不会因为走班制的出现而发生根本的改变。每日的出勤、集会以及学生的表现都需要数据和相应的工具进行精准的记录。为了避免手工抄写学生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的重复繁琐程序,应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班级管理信息系统便是不二的选择。 班级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理论和方法在班主任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实践应用。它使得日常管理中对学生信息的收集、传送、存贮、加工和处理变得更为快速和便利。系统的设计注意到了班主任工作的现状,追求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努力改进界面的质量,使得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付诸现实。
利用班级管理信息系统,班主任可以随时追踪学生的日常表现,从数字的记录中感知学生最近的状态。期中期末考试后,系统还能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处理和分析,帮助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的总体学情,以便对症下药。
2.劳动教育精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应试教育的狂风席卷之下,劳动教育被许多学校忽视,但这显然是有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是教育的必然方针。
3. 师生交流精准化
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建设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引路人。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必然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及时发现和调整舒缓这种异常心理状态是每一位班主任的责任。走班制的实施使得班主任无法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班级学生的动态,与学生的关系也会不可避免得变得生疏,此时,主动出击,寻找问题便是最佳战略决策。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现实情况,我会定期找学生单独谈心。为了更好地整合班级同学近期的共性问题,我专门准备了一册师生交流谈心本。在每次找学生谈话后,我都会记录下此次交流的关键点,以便日后沟通的高效、有序进行。
二、 从任课教师的视角窥探精准教学
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的“精准教学”,主张学习即操作条件作用,以流畅度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发展的指标。学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教学的准确性与严谨性。新高考不仅仅是对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更是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全新变革。任课教师要在“目标——教学——评价”系统的基础之上,逐步优化,实现精准教学。
1.目标精准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就像一面旗帜,昭示、指引着教学工作者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行进。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选考与学考首次同卷,这意味着教学对象区分难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教学对象从以往单一的文综理综学生到现在文理不分科的自由组合选择学生的改变,教学目标也应顺势而变。
2. 教学精准化
“精准”是课堂存在的必要条件。它是精华与价值所在,是效率的象征,是教与学、知识与技能、思维与习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结果的“合拍”、“匹配”和“对位”。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教学过程体现在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的精准化即需要从这三个角度入手,逐个击破。
3. 管理精准化——兼职班主任的引入
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源于 14 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由温切斯特公学威廉维克姆首创。起初,我国将导师制度应用于硕士生、博士生培养,随后少数院校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尝试兼职班主任管理模式。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兼职班主任的引入显得十分必要。兼职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教师,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能力发展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专门指导。走班制度的实施,使得班主任的实际管辖范围缩小,涉及学科领域的管理几乎减少到了极致,兼职班主任的出现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管理难题。兼职班主任一般由走班的任课教师担任,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基础之上给予学生专业相关的建议,助力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4-7.
[2]刘志鹏,谢瑞菊.“90后”高中班级管理浅谈.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5):172-173.
[3]刘静.走班制下高中班级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现代教学,2019(3):60-62.
[4]钟巧琼.教学目标应如何精准定位[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5).
[5]陈建青,沈建良.数据驱动下精准教学的实践和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6):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