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作者:杨城
[导读]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职学校思政课建设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内容单一,形式老旧,实效性差。要不断加强研究与探索,创新思政课实施途径,营造思政环境,深化课程创新,构建崭新格局,切实将思政课上新、上活,将铸魂育人工作不断提升到新的层次。
        关键词:思政课;中职学校;育人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是学校各处室、各学科、各项工作需要共同担负的责任。为深入把握学校当前思政课建设情况,不断加强对中职生的思政工作,我就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思政课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干部职工认识到位。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每学期都要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思政课建设。通过教师集中座谈、个别交流意见,我感到,老师们对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样有着深刻的认识。大家普遍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把“培养什么人”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合格人才。而思政课肩负着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少年沿着正确方向快速成长的社会责任,要努力把学校思政课办好。
        (二)思政课程开全开足。目前各班每周开设2节思政课,使用的教材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二年级第一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学期《哲学与人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心理健康》。此外,每学期还穿插进行不少于4课时的现代企业文化教育。这些课程,既蕴含了很强的思想性,又突出了中职学校的职业特色。
        (三)教师队伍配备有力。目前学校共配备思政课教师16名,其中专职12名,兼职4名,远远高于普通高校1:350的师生比。这些思政课教师,大多是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他们专业知识丰富,思想观念进步,政治觉悟较高,较好的发挥了对中职生思想上引领、行为上示范、心灵上启迪的积极作用。
        (四)积极落实“三全育人”。实际工作中,学校在切实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基础上,积极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学校要求各项管理工作、服务工作,都要体现育人功能,让学生不论在学习、生活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得到积极文明正面的教育引导。
        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思政课程形式单一。作为排入课表的正式课程,各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基本都是延续教师积极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陈旧模式。理论性较强,教学中互动不够,学生大都感到枯燥,教学效果不很突出。其他形式的思政课基本没有。
        (二)课程思政亟待强化。

虽然其他文化课程同样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内涵,但总的来说挖掘其思政教育功能还很不到位,而专业课就更是没有挖掘出足够的教育元素。
        (三)管理思政需要充实。虽然一直坚持了管理育人理念,但实际工作中,很多环节思政教育渗透并不十分明显,需要各处室、各位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管理与教育的结合点,多挖掘各个环节的育人功能,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影响渗透。尤其是学生管理部门,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并充分利用纪念日、教育基地、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手段,全面、系统地加强教育引导,使学校思政工作更加充实。
        (四)课外实践严重不足。受安全任务的影响,现在中职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十分受限,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思想教育和启迪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时,校内活动也不多,业余时间除了各自玩手机外,同学之间相互接触的圈子也不大。他们从课堂上、书本中听到的那些文明、高尚、励志的思想理念,无法亲身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验证,不利于中职生将思想认识升华为内在素养。
        (五)家校教育缺乏衔接。很多中职生家庭背景复杂,有的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关注很少,思想教育跟不上,很多老师都有“5+2=0”的困惑。从中途退学的学生身上也不难发现,有些家长与孩子压根就无法正常沟通,对孩子的厌学、退学行为无可奈何。
        三、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构建崭新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处室、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共同构建铸魂育人新格局。一是坚持课程育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思政课+”育人模式,努力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二是坚持实践育人。充分利用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端午节、建党节、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利用社会上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学生研学实践大课堂。三是坚持协同育人。指导学生家长全部关注“石家庄家长学校”公众号,随时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立学校家庭教育讲堂,通过家长会、钉钉直播等途径,加强家校沟通。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育人网络。
        (二)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一是创新课前思政教育模式。利用每天上午课前10分钟广播的形式,通过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核心价值观小故事、播报时政新闻、传唱爱国歌曲、学习党史、主题演讲等形式,使思政教育更活更接地气。二是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挖掘各学科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将传统文化、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等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让更多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担”。努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收获“真善美”,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
        (三)营造良好思政环境。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是运用思政元素为校内建筑、道路、园景命名。二是发挥宣传阵地的教育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标识都能发挥育人功能。
        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是摆在全体教职员工面前的一个政治课题,需要大家在长期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实践、总结经验,通过群策群力,将铸魂育人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