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走进课堂 把美带向社会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作者:张永进 李 英
[导读]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曾写下悲剧性的预言: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娱乐”终端将最终侵蚀整个世界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曾写下悲剧性的预言: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娱乐”终端将最终侵蚀整个世界。正如波兹曼提醒我们的那样,每3.5秒就刷新的镜头,令人的眼睛没有时间休息,使人的大脑没有思考余地。因此,人们对电视的观看往往简化为一个目的:获得感观上的满足。不难发现,在无比“丰富”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温馨的柔情、多么血腥的凶杀,多么荒诞的丑闻,随着镜头的转换,一切便进入了人们的脑海中。难怪有人断言“娱乐将成为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谁也不能确定从电视诞生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俘获了多少“粉丝。
        现在还有一点可怕的就是:网络带来了娱乐的泛化,使很多领域变成了虚拟的“游乐场”。在今天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迅速全球化和商业化的过程里,由电视机开创的所谓“娱乐时代”显然已经让位于由网络开创的“阐释时代”,从而令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使当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特质。
        这种奇特的转变投射在教育领域,就是这一代的学生曝露出把理想当游戏,而把幻象当现实的思维习惯,有的甚至理所当然地使用各类媒介制造出虚拟的景象来表述个人生活状况和揶揄社会现实,缺乏一种对生命意义进行探寻和追问的精神,缺乏一种以人文精神为背景的生存环境和人格力量。
        因此,国家极力在倡导“以人为本”,新课改中的教育思想也在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为了明天的太阳,教育需分担这一忧患,学校应成为一种有助于个体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促进群体人际关系和谐生活的精神家园。
        教师要让美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把美镌刻进孩子们心灵。
        作为美术老师,更觉得肩上的责任是沉甸甸的,因此,对二十年的教学作了深深的思考:
        一、人文核心,美育途径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其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素,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生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和“美育的主要途径”。
        众所周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关注的对象是不同的。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物,人文科学则更关心人。所谓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内涵。人文性更多地是由哲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
        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二、融入课堂,学生发展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中需将人文精神纳入美术教学课堂,融进美术教材里,突显艺术的价值,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孩子对艺术、对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美的基本信念:
        1、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让美术课堂成为孕育美的摇篮和传播美的圣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这里的一切无不表达出对美的追求,或注重外在形象的精雕细琢,或着力于内在精神的寄托。
        2、发挥美术特有魅力,让美术课堂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泼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开阔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杯,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意识。在课堂中,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通过优秀作品体会美的形式千姿百态,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罗丹的《思想者》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以回拢的手臂支撑头部,带动全身形体以弓曲团缩,咬手皱眉的动态表情及紧张的肌肉,表现出思绪的涌动和精神的痛苦。这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形体美;汉代霍去病的石雕《伏虎》利用石头的自然形态稍加雕琢,使其神形得以体现,气势雄浑,这是石质材料本身的材质美;具有强烈个性与坎坷经历的凡高,用热情而奔放的笔触,饱满而浓烈的色彩来描绘他心中的世界。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畅神达意的线条,充分体现了绚烂的色彩美;而《巴黎圣母院》的那些直线、柱廊、拱券及光影都形成了富有变化的光感节奏,这是节奏和韵律之美;南唐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除几道水波上描绘一叶扁舟和一老翁独坐舟头垂钓外,其余几乎皆为“空白”。但通过一叶扁舟和老翁凝神专注,持竿垂钓形象的诱发,使人感到画中空白之处乃是烟波轻荡的江面和廖廓无边的长空。

这种水天一色,空灵浩渺的画面,表现了“江上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中国画所追求的淡泊幽远的意境美;再如断臂维纳斯,这尊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雕像,起伏的形体结构,优美的体态,自然生动而微妙的运动感,透溢着崇高、典雅与优美的品格,凝聚了古希腊最为本质的精神。她虽然残缺了双臂,却依然亭亭玉立,整个体形充满曲线美和高尚的精神美、残缺美……
        4、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表现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情感世界,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6、整合民族文化艺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民族文化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中国母体文化,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现行课本把我国的泥塑、陶器纳入雕塑课,木雕、根雕、编织纳入手工课,竹编、刺绣纳入图案设计,民居、戏台成为绘画创作课的素材等等,我们这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木版年画、剪纸等也在课本中也有出现。定期地开展民间艺术的综合实践活动,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介民间艺术。通过这样整合不仅丰富了课堂,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民间艺术的传承,达到教学的有序性和长效性。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美术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美术学习方式的变化。通过营造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学习氛围,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丰富多彩、活泼多样;使美术学习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使美术学习吸收人类历史文化营养,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变化……
        三、创新学习,实践感悟
        没有创新学习实践,便没有继承和发展。让孩子们学习文化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发展,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文化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农村文化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实践。
        1、走进家里去寻宝。一把古色古香的老木梳、一只食盒篮、一盏铜灯、一对绣花枕头、一只青花盖罐、一只彩陶花瓶、竹编的果盘、一条彩带……当每个孩子把一件件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的时候,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让他们知道学以致用,认识美术实用性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在身边寻源。引导孩子带一双发现美的眼晴,随时用相机收集、记录蕴藏在周围的艺术。城市里有高楼大厦多姿多彩,而农村这里有画栋雕梁、石刻木雕、威武的门神,有蓝印花布染坊……让孩子在身边寻源,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美术、体验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最有效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传统的节日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做祭祀,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进入各种艺人的工作室,与老艺人们一起玩泥巴、做糖人,试着摆弄根雕,亲身体验艺术的创作过程。临摹、复制各种艺术,如农民画、剪纸、泥塑,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各种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等的质朴的美……
        5、走进网络去拓展。网络是个广阔丰富的空间,里面的东西缤纷,但也有些杂乱,里面有很多好的艺术作品,也有很多肮脏的所谓艺术品。我们应当教育孩子取其精华,弃其槽粕。
        当孩子对美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孩子们,通过网络传播美好的文化艺术,使网络上多一些美的空间,多一些人文精神,使更多的人们对美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成为美的传播者,让美的“阳光”去“渗透所有的语言”。
        6、让孩子们在积淀了艺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创新;可在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将版画雕刻印制,变成用吹塑纸制线板;用水彩纸代替原来的粉笺纸手工绘制;可在图案装饰上,将蓝印花布、挑花、刺绣等生活中的常见图案运用其中。可在人物造型上,更多地体现学生那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可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表现孩子们熟悉的学生生活题材。孩子们在不断吸取艺术营养基础上,积极注人新时代的元素,使其在继承中得到发扬,在发扬中不断创新,使作品既有古朴的美感,又闪烁着时代的气息。
        通过各种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
        总之,美术教育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目标的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但要传授学生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更好地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愉悦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新课程理念。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评价自己、发现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以达到美术学习与个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让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充沛的热情、高尚的情操;让美真正走进课堂,把美镌刻进孩子们心灵。让美跟着学生走出数室、走向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