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奠基的重要时期,只有在小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进行培养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所以在这种基础上,怎样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理解就成为了当前教师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对广大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提供更大帮助。
【关键词】学生计算能力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 提倡三审 以身作则
【正文】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在课余时间跟同年级老师讨论、交流发现学生粗心、马虎的毛病很严重,通过归因分析,找到了孩子们在计算上出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抄错题的现象非常严重。如:(1)数字颠倒,把5.13抄成5.31;(2)竖式上计算对了,横式上却抄错数;(3)抄错运算符号,把加号抄成减号,把减号抄成加号,或写着加号却计算时算成减法,还有把小数部分中的十分位算成加法,百分位算减法等。二是算理掌握不牢固。如:(1)“满十进一”却忘进一,或向前一位进了一却不加一;(2)个别学生遇到整数加减小数时,整数的个位会和小数部分的末位对齐。三是乘法口诀记得不准确,如:把三八二十四记成三八二十七,使乘除法的计算错误率高。
基于以上几种原因,我认为计算不可忽视,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地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我根据所代班级的情况和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自觉检查验算,独立纠正错误的习惯。
3、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平时作业中的一些错例,摘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上,并写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常这样做可以吸取平时的教训,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产生。
二、进行扎实的训练
1、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2、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3、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
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4、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能力。
5、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给他们挑战自我的机会,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6、以口算能力训练为突破口,加强学生口算训练。每天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7、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对学生数学计算训练重视把握基础性,突出针对性,寻找规律性,适当综合性。
8、提倡三审,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重要前提。一审运算顺序;二审题目特点;三审数据特点;坚持“三审”可以变盲目地、机械地计算为生动地、灵活地计算。
三、做好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者,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试问教师如果自己在计算时经常马虎大意、错误百出,又怎么去要求学生呢!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计算法则、定律等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在计算教学中要时刻记住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提高学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认真;解题教学时板书要清晰分明,不出差错,重点突出,不厌其烦。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班内学生对计算题重视起来了,也能认真审题了,就是成绩提高的不是那么高,说明计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还需老师们耐心地去训练,让学生一点一滴去进步。
总之,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从长远看,学会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
【参考文献】
[1]吴晓燕.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17):342-342.
[2]巩桂常.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9).
[3]王毅.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体会[J]. 内蒙古教育(14):51-51.
[4]张长春.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吉林教育, 2009(26):100-100.
[5]赵荣. 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 东西南北:教育: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