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132619811025XXXX
摘要:我国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科技网络行业迅速发展,对电子信息类人员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这一专业。但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对于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够明确,使得专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主要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建设的几个维度,研究了新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型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耳边常听到“创新”一词。国家把建立“创新型国家”定为战略目标,企业把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这使得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众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中,参与科研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参与科研对于学生的数学、英语等基础素质要求较高,这导致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在没有学完本科基础课程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参加。因此,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参与科研,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学科竞赛、行业前沿讲座、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等,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因此,本文以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设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谈谈我校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中所获得的一些宝贵经验。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随着时代条件的变迁袁重新定位社会所需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面向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变化,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等。当然,前提是要结合学校特色与企业岗位需求,在长期岗位调研与人才就业发展跟踪中,确定应如何展开专业教学,围绕实践能力培养,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往的专业教育体系。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要与时俱进才不会让人才被时代淘汰,更加容易地适应社会发展袁从学生成功地转变为岗位人才。因此,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既是为了响应高等教育改革所引起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变化,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力求学校与教师能为电子信息工程相关岗位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意味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身今后的实践发展,从岗位技能到职业发展,从校企合作到净实践平台构建,务必要让学生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熟练地掌握实践技能袁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切实了解自身的发展方向,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以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革新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因为要更加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则要提升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教学实践内容,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2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也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让经过培训的教师与高校内的教师积极探讨,实现共同进步,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进行培养,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合理使用相关的设备,并撰规范的实习报告,而且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高校内部的生产性实训工作,将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实习基地当中,严格按照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行实习,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内容,而且还要将顶岗实习凸显出来,将工学结合的人才教育模式有效落实,让学生能够不断深入了解职业岗位工作,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缩短高校内部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开展学习工作,与学生一同进步。最后高校还应该构建相应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不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调动教师教学的热情,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活动,推动高校的长远发展。
3培育科教合力协同机制,促进创新思维培养
以“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为主题的科研创新平台和以“课程体系—专题讲座—实践教学”为内涵的教育创新模式,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也就意味着科研活动和教学环节必须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实现科教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我们以市场需求和专业认证为导向,以行业内存在的实际生产问题为抓手,一方面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环节,引入这些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设计、工艺实践、学科竞赛、专题讲座、科研训练等手段,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不足,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在生产实践中提升创新能力。
4重构课程体系,构建“多位一体”立体式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从通用课程开始,上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实践能力,更加系统地开展专业教育。例如,将电子路线与系统开发课程作为主线,创建信息采集与处理类项目,以此作为学生实践任务,将不同课程的实践内容综合到一个项目中,便于学生在任务探究中深化对不同课程知识的理解,也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或是针对现如今电子专业实践环节,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从认识实习开始,到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项目,再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展开教学实习,借助校企合作,将学生送到各个岗位与实习基地中,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
5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主要是将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作为教学依托的对象,通过深入了解当地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签订相关的办学条件和协议,积极进行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将订单式的培养规模进行拓展,比如高校可以积极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签订协议,进行订单式的培养工作,而且高校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与企业合作开发出更加科学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项目,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学历证书以及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进入企业工作,并不断增加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及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将企业平台积极利用起来,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所以应该不断创新高校内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将以市场为基础、提高教学品质为指导,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科学、优质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高校还应该积极组织校内的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指导,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华文,光明,彭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9(5):130-131.
[2]段德功袁高素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要要以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电脑与电信袁2018渊3冤院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