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围绕幼儿园区域游戏展开,论述其产生的作用以及如何指导区域游戏的相关问题。幼儿阶段,其好玩,而游戏恰恰能够满足幼儿,通过科学的游戏安排和合理的指导策略,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锻炼。文章简单阐述其作用,并指出具体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作用与策略
引言:
趣味性的游戏能够对幼儿学习起到催化作用,况且,当下的教育注重课堂趣味性,这对于学生学习极其有利。幼儿具有爱玩的天性,教师应利用其这一特性,在游戏中教育,在教育中游戏,使其健康成长。
一、游戏作用
(一)培养幼儿分辨事物的能力
在幼儿的区域游戏中标志就是运用一些形象、色彩鲜艳图形、图片规范幼儿行为,引导幼儿正确、安全地进行游戏。对于幼儿而言,以文字的形式表述游戏规则不容易被识别和接受,采用图形、图片的方式更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效果显著。例如,幼儿在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收集方面相对困难,很难将相应的物品及时放回原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放置一些色彩鲜艳的标志物于特定位置,对幼儿作以提示、指导作用,使其在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后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玩具和游戏材料放置于指定位置,培养其分辨事物的能力。
(二)培养幼儿探索意识
幼儿在游戏时所使用的材料千奇百怪,游戏材料会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使其能够在游戏中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进而达到锻炼其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按顺序摆物品的游戏是幼儿经常会接触到的,教师会为其提供尺寸、颜色、形状不尽相同的多个物品,幼儿通过对这些物品的特性进行摸索,得出正确的排序,从游戏中获取宝贵的经验;再者,“花店”游戏也是幼儿经常进行的一种游戏,其简单讲就是模仿制花、卖花,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即花的各个部位,分别都会表上相应的序号,幼儿通过序号及相关标志的指导进行制花、卖花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其探索意识。
(三)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的区域游戏就是在不同的场地进行不同的游戏,根据幼儿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布局,各个区域之间要进行适当的交流和互动,这对于成长关键期的幼儿意义重大。例如,幼儿经常喜欢模仿大人打电话,相互说悄悄话,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语言游戏类区域提供相应的电话空间和悄悄话空间,使幼儿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游戏。此外,研究表明,幼儿独自在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会产生一些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可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游戏区域,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1]。
二、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引导其进行创新游戏
通常情况下,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如果游戏不够新颖,反反复复过于单调,幼儿就可能对此渐渐丧失兴趣,不会在全身心投入游戏,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幼儿在进行烤鱼的游戏时,反反复复串鱼,然后烤鱼,过程太过单调、枯燥,游戏往往只进行到一半左右就有幼儿放弃。此时,教师应对幼儿进行点拨,引导其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新颖事物的驱使下,幼儿便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游戏。比如,以上述烤鱼游戏为例,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烤好的鱼进行售卖,比比看谁卖的好,谁卖的花样多等等。教师在此期间要为幼儿以身作则,去引导、影响幼儿,使其在思维、身心健康方面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引导其相互合作
在游戏时,幼儿可能会因为一些角色、玩具的拥有权而进行争执,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及时予以处理。采用巧妙的方法化解这一矛盾。比如,模仿理发的游戏中,幼儿普遍喜欢扮演理发师,因此,会出现相互争执的现象,导致这一游戏无法正常进行[2]。教师此时可以对这一现象进行巧妙的化解,给幼儿均等的竞争机会,让大家都设计一款发型,然后由其他幼儿以及教师作以评价,选出设计较好的幼儿先行,其他幼儿则先学习,后实践,这样一方面保证了游戏的顺畅度,另一方面,使得幼儿彼此相处更加融洽,培养其相互谦让的美德,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对其适时点拨指导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导致无法正常进行游戏,此时,就需要教师作以科学指导,帮助幼儿克服这一现状,保证游戏顺利进行。比如,幼儿在进行积木搭建时,由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思维能力的限制,导致其无法完成搭建任务,频频出现倒塌现象,这对幼儿的自信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不愿进行游戏。教师此时应对其予以言语上的鼓励,并为其示范正确的搭建顺序和方法,引导其完成最终的搭建任务。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幼儿的困境,帮助其解决问题,使幼儿能够顺利、愉快、持续地进行游戏。
三、结束语
幼儿阶段,其各方面能力都相对较弱,通过开展区域游戏能够培养幼儿分辨事物的能力、培养其探索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区域游戏的安排应当重视。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要引导其进行创新游戏,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且对其适时点拨指导,使其能够顺利游戏,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璐璐.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探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6, 5(2).
[2]毛应春. 试论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J]. 学周刊, 2017(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