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天津 120000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就是互联网的世界,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目前备受追捧的新型金融模式。互联网与金融平台的两者融合,能够有效的开创新的经济模式,给我国当前经济带来一定活力。然而,随着在两者融合期间,慢慢也突显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改革
一、互联网金融的简述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百度百科引述)广义上来说,一切依赖互联网科技而进行的一系列金融经济活动都称之为互联网金融;从狭义上来讲,互联网金融仅仅表示资金依托于互联网来融通的业务模式。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近状概述
(一)我国主要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在翻天覆地,成为国内外媒体的新闻焦点,在此之前我们的传统金融业对整个经济市场内的普及率并未完善。同时,中国网民的基数和增速均位于世界前列,整体月度上网时间突破1000亿小时,网络移动端单机发展刺激精神消费需求扩张,由此带来大量服务消费领域的发展机遇与产业空间。通过21世纪的互联网改革,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世界经济体的顶端。当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其间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式的运行模式和经营机制。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特征
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呈现成本低、效率低、发展前景大、风险高的特点,其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相对的两面性,也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害又有利。
成本低:利用互联网在线模式,资金可在线交易,无垄断,无交易成本。
效率高:利用计算机互联操作,替代传统的人工审核、交易、支付等操作,效果远高于人工操作。
发展前景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同时依托于大数据与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
风险高:目前尚未确定安一系列的金融安全监管机制,相关的互联网金融法规还有待配套齐全。容易发生的危害:中小型金融企业恶意校园贷款,非法金融集资等问题。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价值
在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时代的起初,互联网金融就已经逐步开始出现端倪。随着4G,互联宽带技术入户普及与发展,就已经出现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逐步融合的局面。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取而代之就是手机或PC端在线完成较为简单的金融交易操作。慢慢的一些线上基金期货业务也变为线上金融的“宠儿”,特别是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集团,整合资源金融业务开发APP---支付宝,可在线完成支付交易,基金期货等多种金融业务。
提的一提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再次对我们人类金融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逐步提升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于急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再推动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公众生活形式的改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也就逐渐显露出来,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相关制度和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缺乏严格的外部监管,所以多样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具有较强的监管规避性,同时,互联网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型业务平台的大量出现也给监管带来了挑战,从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事件的频发可以看出。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基本的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与之相关的是互联网技术风险。哪怕是国家网站,每年也会遭受黑客的攻击,更何况对于个人企业,一旦客户个人关键信息被盗取,就极有可能造成客户发生财产损失。
(二)金融监管制度不健全
我国在2005年左右,传统金融行业开始出现互联网化,起步时间较晚落后欧美国家,所以其金融监管制度法律处于空白的境界。甚至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上,都未形成一系列完善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其实并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制定单独的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业务与现行法律的不对称导致了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称导致不明晰,甚至会产生金融风险。比如,对于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有相应金融许可,用户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平台的账户是否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问题,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和约束。故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日常经验主要是依赖于大多数金融企业的自治性管理和职业道德规范。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发展从野蛮生长到泥沙俱下,政策背景从监管套利到持牌经营,竞争格局从颠覆重构到牵手合作还有一段距离。未来,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到企业资金监管层面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期间,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将不断完善且规范化,将促进社会稳步协调健全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直接推动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改革,“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模式也随之深入到我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但是在我国 “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一度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的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应当不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监管能力,努力在21世纪中期营造健全的互联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薛飞.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06):56-60.
[2]温心园.中国互联网金融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2018(16):52-53.
[3]张兆曦,赵新娥.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及模式剖析[J].财会月刊.2017(02)
[4]黎来芳,牛尊.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7(01)
作者简介:
李晓星(199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学士。研究方向:金融,网络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