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双面性格“惹祸精”的施教纪实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作者:许慧
[导读] 一天,铭添又惹祸了,本来小朋友们都在“小鬼当家”玩过家家游戏,铭添却不肯玩
        案例实录:
        一天,铭添又惹祸了,本来小朋友们都在“小鬼当家”玩过家家游戏,铭添却不肯玩,他一个人跑去攀爬网,他见周围没人理他,就大声地喊叫,想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小朋友们没有理会他。铭添感到很不自在,他跑过去把小咪和康康过家家的小锅子、小锅铲抢过来丢在地上,小咪和康康与他争吵起来,他用手在小咪的手臂上打了一下,扭头就跑了,小咪哭起来了,康康跑来告诉我。我找到了铭添,问他为什么打小咪?为什么把小锅子和锅铲丢在地上?铭添看着我什么也不说,一脸的无辜,我让他向小咪道歉,他非常爽快地答应下来,大声地向小咪道歉。接着下来,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坐公交车去旅游的游戏,我请孩子们自己选出饰演司机和售票员的小朋友,大家一致推选安铉和陈伊,铭添不同意,他要自己当汽车司机,小朋友们不同意,于是他就张开嘴巴大声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偷偷地看着老师,小朋友们看他哭着不肯停下了,只好答应他的要求,他终于如愿以偿,十分高兴。像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天都会发生,班里的两位老师每天需要用大量的精力来处理铭添惹出的纠纷,他天天惹事,小朋友们天天向我们告状,铭添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乐此不疲,他每次都很“爽快”地答应老师向小朋友道歉,可过不了多久,他又伸手打另外一个孩子。我们对他很无奈,因为他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多次和他讲道理,他都置若罔闻,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一意孤行,成为班级里最难缠的“惹事精”。
    案例分析:
        铭添是高龄父母的二胎孩子,他有一个正在上高中的姐姐,如果说别人家的孩子有父母的双份疼爱,那么铭添则比其他的孩子要多一份姐姐的疼爱,在铭添的家人看来,无论铭添做什么都是对的,全家人一致认为铭添是天底下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铭添向其他小朋友道歉就是在姐姐那里学到的,姐姐告诉他,做错了事要先道歉,这样就不会受到惩罚了。铭添的父母也多次鼓励铭添做错了先向别人道歉,在铭添这里教育变成了“夹生饭”,家长让孩子道歉不是真正地让孩子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是让孩子逃避应有的惩罚。这种实用主义的教育促成了铭添的“双面性格”。铭添知道家长对自己的爱是无条件的,只要自己哭闹,家长就可以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于是他将“哭声”当成索取的一种工具,屡试不爽。他将哭闹的方式带到了幼儿园,成为最令我们头疼的“问题孩子”。


        教育策略:
        釜底抽薪:要教育铭添这样的“惹事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凭老师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铭添这样“娇蛮无理”是因为他受到父母的娇宠,父母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他的保护伞,无论他做错了什么都不会得到惩罚。在幼儿园里他将打骂其他小朋友视为一种好玩的游戏,出手打人与事后道歉的套路被他运用的十分娴熟。长此以往,没有相应的教育策略,这个孩子性格上的问题将日趋严重。于是,我去铭添家做了家访,与铭添的家长进行了沟通,请家长正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交谈家长与我达成了共识,铭添的父母答应与我们配合,共同纠正铭添身上的坏习惯。我得知铭添很听姐姐的话,还特别和铭添的姐姐进行了交流,请铭添的姐姐帮助小弟弟走出娇宠任性的怪圈。
        对症下药:要教育好“惹事精”可不是件容易事,经过家访,铭添的娇宠好哭的脾气有了一定的收敛,可爱打人的毛病却一直没有改进,他经常打小朋友一下就跑,抓到他再道歉,抓不到他,他就没事人一样,他很顽皮,没有把这件事当成一回事,可小朋友们对他十分不满,大家都不喜欢和他玩。怎么能让这个“惹事精”不再惹事呢? 对此,我专门学习了儿童心理学,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延迟满足”现象,有的孩子为了获得2块棉花糖而“延迟满足”,有的幼儿忍耐不了棉花糖的诱惑,在得到棉花糖的第一时间立即吃掉。实验的结果表明有“延迟满足”行为的幼儿取得成功的几率要大于“即时满足”的幼儿。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将“延时满足”的理论应用到对铭添的教育中。我和铭添做了一个约定,只要铭添坚持一天不打小朋友就可以在放学的时候得到一个笑脸贴贴纸和一颗棉花糖,铭添向往得到笑脸贴贴纸已经很久了,在孩子们的“荣誉证书”上,别的小朋友已经得到了很多笑脸贴贴纸,只有铭添一个也没有得到。为了得到笑脸贴贴纸,铭添极力地克制自己打人的欲望,一次他已经扬起了手,可他看到我注视他的目光,立即把手放下来了。一天终于过去了,铭添第一次得到了笑脸贴贴纸和一颗棉花糖,他感到非常荣耀。我把这件事告诉了铭添的家长,请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采用同样的方法,不要无条件地满足铭添的愿望,而是采用“延时满足”的方法,让他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的标准才满足他的部分要求。刚开始铭添还有一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铭添的克制力得到了增强,他变得理性多了。针对铭添具有“两面性格”的问题我也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方式,我告诉铭添道歉必须出于真心,不能嘴巴说道歉,心里却不承认错误,现在铭添已经有笑脸贴贴纸了,如果再发生了打小朋友的事情,不仅要收回铭添的笑脸贴贴纸,还要铭添从家里拿两块棉花糖来赔付小朋友,对他进行精神和物质的“双向惩罚”。铭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再随便打人了,终于成为一个肯自律的孩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