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国古代饮食器具的演变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作者:贾国欣
[导读] 无论生活在哪个阶层的人群,都有丰衣足食的梦想,当然各自丰衣足食的标准也会千差万别
        无论生活在哪个阶层的人群,都有丰衣足食的梦想,当然各自丰衣足食的标准也会千差万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追求。文明越是发达,人类对衣与食的品味也就越高。不过在蒙昧时代,也会有适合当时标准较高追求,也许一件毛皮围、一罐清水鹿肉,就算是最美的人生了。
        衣食对于人类而言,可以称为最本能的需求。值得考虑的是,不同的人群在衣饰与食物的制备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表现有相当的文化差异。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出现,从树叶兽皮到葛布丝绢,人的衣食起源、发展与传统的交流都历经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烹饪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发明,它是人类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的蒙昧时代,食物原料就是美味佳肴,并不需要通过任何烹调过程就可以送入腹中。到后来,也只是偶尔用最简单的烧烤方式加工食物,没有任何调味品,也没有想到要使食物变得更美观诱人。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美食佳肴也需精致的餐具来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在学会用火之前,人类吃的内容、吃的方式与动物界并无两样,即直接食用植物果实和动物血肉,这种“茹毛饮血”的饮食方式不存在也不需要什么炊食具。在掌握了用火之后,人们会将食物放在火中烧烤,然后再食用,或将石头烧热而后将食物放在石头上焙热而食,由此进入了吃熟食阶段,但此时仍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炊食具。
        在整个旧石器时代不存在真正意义炊具与食具。陶器的发明,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炊具发展史上第一个阶段,其炊食器具带有初始阶段的原始性,当时的炊食具基本是陶器,尽管当时使用一定数量的木器和骨器进食,但数量甚微,炊具有灶、鼎、鬲、甗、鬶、釜、斝;食具有盆、盘、钵、罐、壶、瓶。这些器物的形态与组合关系,是当时的食品构成、烹饪方式及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的。由于当时对谷物只能进行脱离,碾碎等简单加工。因此食品加工不外乎蒸、煮两种方法,即将碾碎的粮糁放入鼎、鬲、釜等炊具中和水而煮,或将粮糁揉成饭团面饼置入甑、甗中顺其而蒸,粥羹饮食与饼团状干粮构成了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成品食物。与此同时,栽培的白菜,芥菜类蔬菜瓜果是人类的辅助食品,但主要是通过生吃或切碎后加粮而蒸、煮的方式进入食谱的。肉食在整个食谱中仍占有很大的份额,对肉食的加工多以较粗的切割和直接烧烤为主,烤熟的肉食块比较大,可以直接用手持食用。因此,盆、盘、豆、碗类食具主要是盛装素食的。


        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农业和手工业较新石器时代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而提供了更为充裕的食物来源,饮食具的发展也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因此,夏商周时期饮食器具的种类和数量都较以前大为增加。由于阶级观念的强化,饮食器具被赋予了等级含义,青铜饮食具进而成为国家祭祀的祀食之器。夹砂陶炊器和泥质陶食器仍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器皿。自商代中期后,瓷质盛食器成为新品种,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的漆器在春秋战国时成为饮食具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发展并完善了烧、烤、蒸、煮的技法,新发明了煎、腌等制作方式,对水质、火候、原料品质、成品调味等予以特别注意,较为完整而独特的烹饪理论在这一时期已逐渐形成。与这一状况相应,这一时期的饮食器具种类庞杂,形态和功能出现分化。由新石器时代承袭而来的灶、鼎、鬲、盘,在继续使用并有所发展,但甗、鬶已被淘汰,发明出盛食敦、盂、盒、豆等器物是新的饮食礼俗的产物,鼎也是专门的炊具发展为煮、调、盛等多种用途,豆则专以盛装肉食,箸匕类等进食具开始形成固定的组合与功能。
        自秦汉至南北朝,中国封建制逐渐稳定,其间的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技术革新与生活习俗,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饮食器具在这一千多年也形成了承先启后的新特点。曾一度作为礼判载体的饮食器具由祭祀鬼神的神秘利器还原为满足人类日常生活的普通用具。这一时期的炊具是以灶为核心的复合烹饪器。灶的功能和形态多样化,既有日常的不可移动的垒砌灶,也有专供温食、行军使用的小型金属灶,既有单火孔灶,也有多火孔灶。灶上所用的炊具是釜和甑,盛食和进食的器具有碗、盘、盆及勺等。青铜饮食器具的地位极大地削弱,铁制炊具在秦汉时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漆木盛食、进食具在秦汉发展成熟并在魏晋时大量进入炊食领域。在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炊食器具的定型时期。
        由于隋唐到明清时,食具中的瓷器、金银器、漆木器都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炊具方面,由垒砌灶于与铁釜、铁甑组成的复合灶具自秦汉迄清末未发生本质变化,因此它是隋唐至明清时的主要炊具。食具方面,隋唐时瓷器开始盛行。此外,不仅以铁器为炊具,以瓷器为食具的物质条件与近代相同,而且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在唐宋时期也得到最终的确立。隋唐至明清的用具习俗已与现代基本没有任何差异。
        饮食器具经历了陶器、铜器、铁器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发生都以科学技术的革命为标准,饮食具既是技术革命的动因,同时也是技术革命的成果。与此同时,这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先辈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技术,没有他们不断的创新,怎么会有我们现代的生活。我们应该向先辈多学习,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的脚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