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作者:王丽琴
[导读]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实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实反映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效果。文章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提升,教师都比较在乎和关心怎么样才能把小学语文教出水平。老师们费尽心机。动脑子、想法子。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可以得知: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就是给予学生充足且可自主探索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关系良好、以学生为主体。
        1语文教学有效性概述
        所谓“教学有效”,是指学生在学习之后,有没有收获,以及收获的多少。如果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讲得再辛苦,也没有效益;如果学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而没有收获相应的发展,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总而言之,教师按照教学活动规律,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投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高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活动就是有效的。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学习效率,学习结果和过程体验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习惯和思维都还不成熟,有效的教学应当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取得语文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的学习结果。除此之外,还应当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培养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美好情感。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方式陈旧落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导致很多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语文学习成绩迟滞不前。甚至,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压抑状态下,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情绪,连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也随之下降。另外,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缺乏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也造成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限制。
        2.2课堂氛围不活跃
        在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学生的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他们会限制学生的想法和实际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在学习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看法和意见。久而久之,小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来,小学语文课的气氛也变得沉闷,不活跃。
        2.3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与以往教学相比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学校、学生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侧重点从原来的只看重分数,转变为开发学生思维和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情况下,学生学业成绩依旧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部分。结合我国教育体制,升学率和学生课业成绩依旧是评定一个学校和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在这种形势下,教师教学方式又需要有别于开放式教学,在尊重家长意见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师丰富的经验,对课程教学进行完善,形成适合本班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体系。
        2.4教学内容与生活脱钩
        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在生活中有效渗透和应用语文知识,促使小学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意义。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数停留在以教学大纲为主体,简单添加生活应用问题,显得生硬呆板,而且无法将语文知识与生活有机的融合,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
        3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1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需注重学生课前的预习、引导性问题的设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

这为了对教学内容做一个前期的铺垫,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初步的了解与兴趣,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更容易的随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去探索,从而达到高效率的学习。在课前,教师应提出预习所要讲的课本内容这一要求,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与自己的预期教学等情况设置一些引导性问题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在教学备案时,还可设置一些在课堂上可能会运用到的引导性问题和俗语、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
        3.2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创新教学
        教师只是应用教材和黑板这两种工具,在讲台上进行知识上的灌输。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突破传统,开创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爱好入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氛围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切实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两小儿辩日”课文时可以使用情景表演。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情景表演的方式,为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的主题,然后教师扮演着孔夫子的角色,学生则是分别扮演着两小儿的角色。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主题,进行争辩。孔子对学生进行询问,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最后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辩论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在教师创设的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教师选择的主题上,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3.3多样化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吸引力
        就小学语文课堂而言,教师在教学同时,可以以学生分组PK,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自由阐述观点等形式来打造多样化课堂,增加课堂吸引力,从而激起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动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课堂各方面的发展。运用现代电子科技技术不仅能进行知识点的及时更新,还能提高学生课堂热情。由于过去教学教材是纸质版的,需要提前复制,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也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说,现在国家开会,在政治方面有变动,即使不用等到下一代纸质版教材更新复印出来,运用电脑、手机等也能即时地进行知识点更新换代,甚至可以给学生看相关图片、新闻、视频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3.4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主旨
        知识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个人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要让学生从年幼时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渗透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核心素养大致涵盖四方面,包括“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语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实践、积累、升华,有效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思维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等,以培养学生独特的洞察力、敏锐性和批判精神;审美是指在语文学习中通过文学鉴赏,让学生有审美体验和评价,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会表现美、创造美;文化是指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将中华文化表现于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拓展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爱国主义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要不断创新实践,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紧密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真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浅议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5):65.
        [2]何彦亭.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16):40.
        [3]章德娟.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5):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