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校园欺凌的形成机理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作者:宋天琦 王熙栋 孙涛
[导读] 校园欺凌是国内外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其成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校园欺凌是国内外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其成因、探索相应干预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欺凌事件直接参与者的研究表明:部分欺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社会行为或认知特征,欺凌行为也是青春期个体获取、维护社会支配地位的一种手段;某些“另类”特征、情绪和社会交往问题会让儿童青少年成为易受欺凌的对象;欺凌和受欺凌都可能导致个体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适应障碍,其不良影响甚至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欺凌-受欺凌者是最不稳定的一类角色,兼具欺凌者与受欺凌者两者的缺点,适应状况通常最差。班级内的同伴生态、旁观者的行为和朋友关系都会影响欺凌事件的发生几率及所导致的后果。某些家庭和父母特征也是与欺凌行为联系密切的危险性或保护性因素。积极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也能对其后果起到缓冲作用。但缺乏培训的父母和教师,通常无法及时准确地识别欺凌事件并做出有效应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可以有效防控校园欺凌的措施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面向特定相关群体的单水平干预,二是要求学生、家长、教职员工等都要参与其中的多水平干预。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学;形成机理;干预措施
        引言
        最近一个时期,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如某地,一位15岁的少年以服毒自杀的方式选择结束同学对自己的欺凌。15岁,正直花季少年,两次自杀,留下三封遗书。他受到同学的欺凌,长期反复地遭受侮辱、谩骂、殴打,与老师和父母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等,无法忍受这种心理的折磨,最终他用最为强烈的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痛苦。这是一个校园欺凌事件中引起极端后果的特殊事件,需要高度重视,也需要多角度来分析这一事件。本文主要以此事件为例,从学生的个性人格发展、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方面的教育三个方面剖析引发校园欺凌的原因。
        1校园欺凌的涉事主体及其心理特征分析
        当前,学界对于校园欺凌的主体及其标准等方面的界定,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校园欺凌虽然是发生在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之间的恶性事件,但在欺凌事件中还包括其他主体,日本学者森田就指出,除了欺凌者、被欺凌者之外,在欺凌事件中还存在着“观众”与“旁观者”。因此,本文将校园欺凌的涉事主体分为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三类,并分别探讨不同主体的心理特征。
        2关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原因分析
        2.1家庭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是陪伴我们从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甚至终身的教育。但大环境下的家庭教育与孩子心理成长发展所需的教育出现格格不入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其一,家庭中的主要教育者忽视孩子心理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家庭是青少年接受最早的“学校”,他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与他们的性格形成有很大联系。在学校与同学的交流中,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一般家长给的教育和自由空间都是一个舒适度比较大的环境。其二,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是需要沟通的。孩子健康成长的标志不仅指的是身体的健康,而是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一天三餐完全不能衡量孩子是否健康的成长。沟通是打开心理的一扇窗,因此家长在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要注重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更应该与老师互相联系,二者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很多家长认为,能决定孩子能否立足社会的是试卷成绩,而非心理素质,这种看法是极其片面的。也许社会中高智商的人才比比皆是,但高智商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也是家庭教育可悲的地方。在上述欺凌事件中,受到同学的欺凌为何以如此决然的方式选择离开,其实让我们得到心理触动的是孩子与父母缺少沟通,内心的孤独是他逃离世界的原因。
        2.2竞争的学校环境
        近些年,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以分数论英雄”的诊断式教育,使得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艺术课程等都要为文化课让步,导致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严重失衡。各类成绩排名则使部分学生愈发抵触学校。有研究表明,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实施欺凌行为的比例更高一些。

特别是出于成长中归属感的需要,这些学生往往会自发地走到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小团体与同伴亚文化,逃课、逃学、迷恋网络游戏、暴力、谩骂等身体和语言的攻击行为,往往成为这些学生赢得认可的一种方式与手段。而由于学习压力等,本应成为学生避风港的学校,反而被学生视为囚笼。学校生活的乏味,“鸽笼式”的课程,各种考试的压力,使得部分学生抵触校园生活,逐渐与学校纽带断裂,向往外面多彩的世界,进而产生诸如网瘾、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
        3多方面重视心理教育,预防校园欺凌行为
        3.1家庭教育,首先改善家庭氛围
        在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首先改善的是家庭氛围。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性格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改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应该有选择性的对孩子进行传统理念上的教育,应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发展。孩子在试卷上的成绩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更应该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心理素质的健康才是以后立足社会的根本。
        3.2营造友善的校园环境
        学校应把学生的幸福、快乐作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的第一目标,将“分数制”评价模式改为“全方位立体综合”评价模式,营造充满正能量的和谐校园环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沿着我们期望的良好方向发展。首先,学校应该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主题班会或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互动、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营造团结友爱、和谐奋进的校园氛围;学校还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适当增设生活与娱乐设施,以满足学生生活、娱乐需求,使学生可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其次,应该优化寄宿制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行统筹管理,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关注学生宿舍的最新动态,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并妥善处理,缓解宿舍内部矛盾,改善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才可以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学校应和政府部分统筹下,强化和优化校园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各区域和自身内部的巡查,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3.3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和人生观
        欺凌者与一般青少年比较起来,欺凌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需要矛盾更为尖锐。青少年需要幸福、快乐和美好生活是其生存的必要,但这种需要必须尊重社会规则,必须尊重社会道德,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为了防止青少年的需要观产生偏差,有必要对他们的需要观加以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需要观,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所以正确的高层次的需要能够有效抑制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青少年要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就要追求真、善、美,最终导向完美人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校园欺凌。
        结语
        校园欺凌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夺去一个孩子的生命。校园欺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那么,不论是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灵创伤,甚至形成扭曲人格,其后果将非常可怕。因此,要根治校园欺凌必须发挥青少年自身的能动作用,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不去伤害他人,理性地解决矛盾问题,而不是用欺凌的方式解决问题。学校、家长和社会要共同携手,关注、关心和关爱每个青少年,尽可能地把校园欺凌控制在未然状态。
        参考文献
        [1]章恩友,陈胜.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3-17.?[2017-09-22].
        [2]杨岭,毕宪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作者简介:
宋天琦,男,河北唐山(1997.10.2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王熙栋,男,山西长治(1999.07.25)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孙涛,男,浙江诸暨(1998.06.1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