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徐燕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作者:徐燕
[导读] 目前教育工作者追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下
        【摘要】目前教育工作者追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有效性教学指的是在有限的时间下,教师采用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学习、收获知识、提升技能。落实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步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阅读教学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考虑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致力于探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策略
【正文】教学效率的评判不仅仅是看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对教学是否有热情,还要依靠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小学生真正的学到了知识才是教学有效性的表现。小学生对学习要有积极的态度,才能确保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并且学生只懂埋头苦干而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对应的发展和提升,也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并且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让学生实现全方面发展。从而实现为学生减负,也能够有效的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1.创造相关的阅读情景,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让其对知识保持渴望的状态,这也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创设合理的阅读情景,提升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促使小学生喜欢上阅读。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在课上交流沟通的时间较少并且存在交流内容浅显的现象。交流的形式往往是语文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点名回答问题。这样的方式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变成了教师与某位学生的交流,被点名的学生进入了深入的思考,实现了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其他学生仅仅地在听答案,并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没有表达自己见解或者与教师交流的机会。部分教师只关注于学生回答的是否是正确的答案,忽略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样的交流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学生思维宽度没有得到相应的延伸。这时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将情景式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融合,使用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引导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通过小组学习明确课文中各个角色的特点。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情景演示,在课堂中模拟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让小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同时情境式教学还可以应用于课堂的引入部分,在课前先利用多媒体、触控式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平台为小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小学生的关注点有效地停留在课堂之中,通过创设相关情景实现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小学生更加快速的进入阅读情境,对文章拥有更深的理解。

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快乐的心情,最终实现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效率的作用。
2.给予小学生适当的阅读时间,有效提升其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当然培养小学生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阅读,并且在此过程中引导其深入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的方式实现阅读质量的提升。如果在语文课上不能保证小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教学资源。通过中午或放学后开放图书室的方式或者每周为小学生提供阅读课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大部分小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图书室内的图书不能满足小学生阅读的需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推荐小学生阅读绘本,学生可以自主到图书馆借阅,伙伴之间也可以互换书籍,这样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资源,促进小学生阅读,保证了小学生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培养小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在学习课文后,语文教师可以布置延伸相关知识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
3.改变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会采取留书面作业的形式,有时会留一些课后练笔的任务,但是练笔任务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小学生在进行练笔时大部分是课文的内容,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的内容。这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练笔转移到课堂上,让小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交流沟通,小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及时的评价,以达到练笔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练笔深化阅读,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有效。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静夜思》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然后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诗人李白当时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发言,讲述自己曾经有的思乡之情,鼓励学生讲述自己与家人的亲情故事,通过练笔的方式让小学生明白思念的情感,并且在这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情,提高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小学生在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后,摆脱自己内心的孤独感,让学生之间的情感更加亲近。小学生要想在练笔时拥有足够的素材,就要在课后通过主动阅读的方式来进行积累,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确保自身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在课上要有效地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让小学生感同身受,从而爱上阅读。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改善教学方法,深化阅读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阅读教学。语文阅读对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需要其进行知识的日积月累。不断的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文娟.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名师在线,2020(07):42-43.
[2]刘维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及优化策略[J]. 作家天地,2019(24):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