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6期   作者:李晓峰
[导读] 本文围绕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展开探讨,分析了如何利用导学案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学习之路
        【摘要】本文围绕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展开探讨,分析了如何利用导学案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学习之路,首先探讨了目前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活动的问题所在,认为设置形式过于医院化以及缺乏对导学案的正确认知,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最后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应用创新途径,不仅要求坚持使用导学案的编制原则,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综合使用导学案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问题;途径
       
        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导学案近些年在高中阶段的应用率是相对比较广泛的,目前我们所指的导学案更多的是建立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之上,通过构建相应的思维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然而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导学案应用环节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严重限制了高中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阻碍了导学案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目前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问题所在
        1.1设置形式过于一元化
        受到数学什么学科的特点影响,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节当中导学案的编制问题仍然无法逃脱一元化的弊病,所有的导学案内容设置必须要围绕着教材内容开展,但却缺乏对知识体系的扩充和教材知识的优化编制。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导学案当中,并没有看到对高中数学定理及概念的专项化整合,也没有对学生的巩固复习阶段进行相应的特殊编制,导学案的设置也难以逃脱一刀切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导学案使用频率的持续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套用模板化或经验化的导学案设计方式,这就丧失了使用导学案的真正目无地域价值。
        1.2缺乏对导学案的正确认知
        这种正确认知的不足不仅停留在教师方面,即便在学生群体内仍然存在着对导学的认识不足的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在接受调查的时候,均表示自己对于导学案的认识是相对来说比较浅显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导学案更像一种开卷考试。即便教师将导学案的编制主导权交给每一名学生,但是学生也仅仅是将导学案当中所留出来的困在课本之中寻找出答案,然后盲目的填上去,无论是在预习阶段,学习阶段还是在复习阶段,学生都没有将自主探究的精神运用到导学案的学习环节当中去,这样的话导学案与自主学习就无法实现相互促进,其价值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二、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当中的应用创新途径
        2.1坚持使用导学案的编制原则
        在当前的导学案设计和编制环节当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创新的原则,不仅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其中完成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也需要保证教师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教师指导地位的基本原则。


        一方面需要使学生在其中可以完成这个探究,在导学案的设计目标当中就必须要体现出这一理念,所以导学案的内容中必须要更多的去涉及到一些实践性的活动,或者是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的问题,而不是将导学案作为一次开卷考试的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盲目的抄袭。在问题的设置上要尽可能的强调过程性,也就是让学生需要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以及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提升。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环节的时候,所有的导学案内容设计和教学节奏把握都需要围绕着本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数学能力及学习水平等等,尤其是导学案的设置,必须要围绕学生的兴趣所在,尽可能的去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一方面教师必须要坚持教师的指导性地位的原则,在导学案的设计以及投放环节当中,虽然教师需要退居二线,更多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完全丧失,相反的是教师必须要将自己的优势作用发挥在导学案的编制以及使用方法,指导这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主探究过程做出实时的引导。
        2.2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综合使用导学案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进入到高中以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向纵深层面发展,在这一阶段不太强调教师的单纯知识,结果教授,我是希望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自主探究来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而这对于课堂的开放性特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导学案的设计和投放过程当中也不能够过于肤浅,而是需要向终身层面挖掘其中的价值,在编写环节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发挥在导学案当中,必须要还有本堂课的主要任务以及各个关键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在看到导学案的时候就能够一目了然,了解本堂课的学习重点,并根据导学案完成自学。
        举例来说,当进行到三角函数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更多的在导学案中涉及一些自主应用和探索的环节,建议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情况进行分组教学,每一小组投放难度适当的导学案,分别由各个小组成员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来学习三角函数的公式知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阶段,无论是导学案还是自主学习,都是我们常见的教育手段,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教育目的,通过导学案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对教师的导向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录金.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43.
        [2]方异平.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实践解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2):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