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8期   作者: 郑淑明
[导读]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及根本,“教育兴国” 始终是我国各个时期发展不变的理念,“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我国对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
        摘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及根本,“教育兴国” 始终是我国各个时期发展不变的理念,“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我国对教育发展的经验总结,一直被引为中国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小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启蒙阶段, 是培养儿童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时期,我国针对小学教育体系提出“提升小学生素质素养”教育发展目标,进入“十三五”期间,我国根据世界发展及全球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创新教育观念, 教育部发布了纲要性文件,明确了“互联网 + 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教育模式改革方向。 在国家的倡导下,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一线城市已大范围进入现代化信息教育、网络教育,同时,次一级城市、 省会城市等的中小学也逐步提升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配置,教育教材软件更新。 “互联网 + 教育”正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成为中国教育的创新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1导言
        在当前这个“互联网 + ”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过度依赖互联网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学教学难度。 如何突破这些因素带来的教学困境,是如今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2数学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小学教育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主要构成, 而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中,小学阶段也是这一目标的主要实施期,通过小学阶段完成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思维、思考能力的启蒙,对初高中阶段的知识接受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意义。“数学”作为思维逻辑培养的主要课程,同时也是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巧及理论知识, 以数学为基础的知识扩展更是学生未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 鉴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意义及作用,我国教育体系将数学列为国家应试科目的重要单元,同时以数学为根本,开展了丰富的学科扩展,例如“速算”“口算”“珠心算”等。
        3“互联网 + ”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困境分析
        3.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
        要想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仅仅靠数学教师一人之力显然不够,还需要学生的主动学习。换言之,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有所造诣, 不仅需要教师努力去教,学生自身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然而,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情况不如意,遇到问题无人请教,没有很好的途径去解决,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动机, 学习知识主要靠教师灌输,这是当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困境之一。
        3.2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费力。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问一个问题,往往收不到任何的回应,师生之间基本上处于“零互动”状态。在这样沉闷、枯燥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3学生对互联网依赖过度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特点,所以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而且网络还可以作为一个沟通、互动平台,人们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信息。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例如,很多小学生在做课后作业的时候经常上网查找答案,网络上通常能够找到一模一样或者类似的题目。长期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不断下降,整体教学效果也在不断下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如今数学教师亟待分析和突破的困境之一。


        4小学数学“互联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以“互联网数学教育”为关键词的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可见,在国家提出宏观政策后,该领域已成为当前数学发展的热点领域。从内容上, 目前已发表的论文多集中于互联网数学教育国外案例分析,课堂教育教学探索,小学生数学教育模式上。结合实际教育现状来看, 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引入国家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后已成为各个学科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数学方面,主要突出于教育工具辅助、数学作业辅助、数学重点及难点解答应用等三大方面, 以上互联网教育在数学方面的教育而言, 主要是作为辅助性工具促进数学教育方式的转变。 我国在中小学教育课改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加强教育体系中的学生素质培养”,因此在强调互联网教育作为工具促进数学教育的前提下,更应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这种新时代教育手段助力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真正作用于素质培养。
        5“互联网 + ”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困境的突破途径
        5.1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尤其在遇到新的知识时,能够主动、积极去学习。 然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易事。 就笔者个人而言,“互联网 + ”时代下,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课前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个微视频,或者从网上下载合适的微视频,将微视频和电子学习任务单一同上传到微信群内或者云平台上,让家长在课下的时候帮助学生下载并监督学生学习。 微视频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完视频后再去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再次观看微视频。 课下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家长建立一个班级微信群,利用课下时间和学生在群内探讨问题,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 有互联网技术在中间“搭桥”,师生之间由于时间和空间障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得以实现,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教起来就会变得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和快乐。
        5.2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在“互联网 + ”环境下,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活跃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在这个基础上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几何图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图形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鼠标对几何图形进行移动、旋转,带领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几何图形,帮助学生突破由于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足带来的认知困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且理解难度也有所下降。 由于立体化的情境可以直接展现出教师无法用口头语言讲解的知识点,不仅可以让教师教起来十分轻松,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实现教学效益最优化。
        6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 + ”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迎接挑战,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对学生的课后指导,将现代化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使数学教学能够突破困境,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玲.“互联网+”时代下乡村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J].数学教学通讯,2019(01):50-51.
        [2]方晓玲.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才智,2018(10):125.
        [3]李加成.“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7(23):150-151.
        [4]李淑侠.浅析“互联网+”对乡村小学数学教育的作用[J].学周刊,2017(06):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