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李衎

发表时间:2020/4/2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作者:李衎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能够为电气设备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阜宁县供电分公司  224400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能够为电气设备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若是系统内部出现故障,继电保护会根据故障情况采取一定的防控措施,避免故障危害的扩大。因此提升继电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
        近年来,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质量水平显著提高,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逐渐增加,使得电力系统的容量与供电范围不得不改进并实现创新发展。另外,在风能与太阳能等多种新型能源普遍应用的同时,电力系统结构复杂性特征更加突出。通过对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合理化使用,可以实现电网安全运行。但为不断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仍要以继电保护装置为基础创建新型评价机制。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发挥的作用分析
        经济建设提高了电力能源的消耗量,随之而来的就是电能供应危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提高日常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是当前各大供电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具体来看,大致可概况为两个方面:①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设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向电力系统发出警报,并且自动将故障所在的局部电路进行隔离,避免故障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确保其余部分的正常运行。②对电力系统实施实时监控;继电保护设备除具备保护电力设备的基本作用外,部分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及时解决电力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问题,保障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指标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设备功能的可靠性、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以及设备出现误动和拒动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可靠性评估指标主要由成功率(R)、平均寿命和有效度(A)三部分组成。成功率指的是设备能够在特定环境下顺利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平均寿命指的是设备在没有出现故障时的工作时间。有效度是指设备在出现不可修复故障前的有效工作时间。在电力系统传输运行中,为了能够提升整体电力传输效果,应该对电力运行体系中的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进行有效管理。在配置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力企业在电力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电力架设配置的平稳运行。在电力设施的操作控制中,应该按照电力企业的规定和要求,对电力传输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严格控制,对电力输送结构进行调整,建立有效的电力输送运行体系,真正提高整体的控制架设效果。在开展装置工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慎重选择相关设备,对电力传输系统的架构和基础设施进行重新组合,保障各种装置配备的合理运行,提高电力传输效果。第二,在电力输送过程中,要依照电力传输构建要求进行整改,调整相关设备的使用情况,真正满足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配置要求。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3.1、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首先,对继电保护的硬件冗余进行优化。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过程中,其硬件冗余的主要作用是提升容错性,保障继电保护作用的充分发挥[2]。因此想要提升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升硬件冗余发挥的效果。具体是采用并联、备用等方法对硬件冗余进行优化,尽可能的避免拒动现象的发生。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性概念,拒动率,即继电保护无法按照规定发动的几率,因此拒动率越高意味着可靠性越低。因此只要不断降低拒动率,就可以促进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提升。


        其次,重点防控误动作。误动作和拒动作一样,都会对继电保护效果的正常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具体来讲,误动作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将不存在故障的线路切除,对此,应该将继电保护装置安装在电力系统二次保护回路中,促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
        3.2、提升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
        首先,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初始状态进行记录。目前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多样化,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会出现参数变化,引起装置故障。因此应该对其初始状态进行详细的记录,为系统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其次,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在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其各项参数进行全面统计,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各项设备运行情况的掌握,实现动态化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系统中存在的故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再者,强化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管理力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中包含了大量的继电保护软件,这些软件的稳定运行是保障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效果正常发挥的重要基础。若是疏于对继电保护的管理,很容易因软件的不规范操作导致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出现问题,进而引发故障。对此,必须加快推动继电保护操作制度的完善,提升对继电保护操作的约束力。同时,做好软件升级更新工作,及时排除自动化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保护作用的最大化发挥。同时,定期借助计算机系统对装置软件进行调试,一方面继电保护系统和电力系统运行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帮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升级后的操作方法,如此才能为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注重自动化装置技术更新。近年来,新型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而自动化装置也应与时俱进地实现更新。要想不断提高自动化装置可靠性,就必须对技术改进和创新加以关注。在保护自动化装置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厂家产品,通过对不同装置原理的运用,可以实现双重保护的目标,尽量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但是,同一变电站的保护装置型号要统一,借助非常规性互感器以及保护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发展。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还要定期检测装置。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我国不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日常操作更加智能化,对于电力领域而言,亦是如此。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结构,继电保护设备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安全运行,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电力系统日常运行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电力故障问题出现的概率,在提高电能供应质量的基础上,维护电力系统日常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全面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自动化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结合实际,合理使用各类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系统不断朝着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彪.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1):195-196.
        [2]刘奇,黄国强,闫敏.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11-13.
        [3]兰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162.
        [4]栗赛男,孔凡梅,李玲萍.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4):171-172.
        [5]任洋,滕巍,张笑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2):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