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0
摘要:文章结合运营单位机构调整的现状,对应急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深入研究,从建设应急制度体系、提升应急能力、制定创新性举措等方面着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方案,能有效提高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急管理水平,快速提升单位员工应急处置技能。
关键词:应急制度;应急处置;应急管理体系
1概述
随着全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快速发展,运营里程、客运量不断增长,行车间隔逐步缩小,运营时间不短延长,轨道交通运营的工作任务随之加重。同时,部分城市在逐步推进在建及既有运营线路PPP工作,原有的运营管理模式被打破,在带来机遇和活力的同时,也将带来诸多新的隐患及问题,人、机、环、管各维度风险点也逐步增加。因此,快速提高运营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在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如何快速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自上而下进行快速、灵活、合理的应急处置,成为了当前我们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
2面临的问题
1.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部分运营单位风险识别不全面,处置措施实用性差,各级预案之间脱节、衔接不紧密等;
2.一线员工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
(1)轨道交通加速发展,大量新进员工工作经验不足,应急处置技能及业务知识有所欠缺。
(2)近几年新线路开通及新技术引进较为集中,新业务知识培训、消化的周期较短,员工对其不够熟悉。
(3)车站属地人员对其它相关专业的业务掌握不够全面,应急指挥、协调能力不足。
3.关键处置流程应急训练及演练不足。
4.因运营机构体制机制调整导致过渡时期应急管理标准不统一,部分管理流程缺失等造成相应的安全隐患。
3研究思路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急管理水平及员工应急处置技能,本文结合运营单位现状,根据应急处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针对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从制度建设、人员技能提升着手,研究并制定可行的研究方案。其中,针对制度建设方面,本文将就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思路、管理方法等进行论述;针对人员技能提升方面,将从人员培养、培训考核、演练实训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本文也将对区域应急值班员制度等创新性措施进行讨论,从应急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共同发力,有效提高集团应急管理水平,为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工作安全、稳定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4研究方案
(一)制度体系建设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等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各运营单位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分别从管理和处置两个方面,对运营生产应急相关标准、流程进行统一。
1.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应急物资、队伍、预案、演练、培训、资金的管理标准、要求及相应管理流程。
2.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建立综合、专项、现场处置方案三级应急预案体系。梳理运营单位生产安全风险情况,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要求,明确各岗位接口。
3.现场处置手册建设。在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岗位设置特点,对应急预案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提炼,编制现场处置手册,以便各岗位人员随身携带使用。
(二)应急能力提升
1.通过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形式,对各级预案进行进一步检验与完善。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急演练组织流程,一是在年初进行演练策划,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预案验证需求,明确演练科目、频次、工作职责等内容;二是定期联合公交、公安、医疗等相关外部单位及委办局,开展大型联合实战综合应急演练,提高与相关单位的联动配合能力,检验完善工作接口;三是完善演练的反馈与总结机制,对演练的完成情况、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确保演练开展质量良好、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提升演练效果。
2.应急实训工作。结合运营生产大数据,梳理运营生产过程中发生频率高、运营影响严重的事件,例如电话闭塞、手摇道岔、计轴故障处置等,按照“平战结合”原则,通过组织开展日常应急实战训练的方式,提升各关键生产岗位的现场处置技能。汇总某地铁公司自2014年起,组织开展应急实训工作,并不断完善应急实训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组织开展18项科目的应急训练,每年开展各项训练1000余次、参训人数达到9000余人次,基本能够覆盖各生产关键岗位,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例如经过逐年推广,该地铁全年因计轴故障、道岔故障等造成的行车影响基本逐年降低,单次道岔故障造成的平均晚点列车列次2019年较2017年降低7.6%,较2014年降低77%;2019年全年单次计轴故障造成的平均晚点列车列车较2018年降低33%等,较2014年降低73%。
图1:2014年-2019年单次道岔、计轴故障影响行车情况
再此基础上,一是加大实训的训练范围及频次;二是针对部分科目,采取不提前公布计划,临时拉动的形式进行训练,以提高参训人员的临时应变能力及安全风险意识;三是结合相关设备专业的调试、检修计划,增加部分设备的实操训练科目;四是加强实训问题跟进总结。每日进行问题反馈结合定期组织召开总结会的形式,对实训开展情况、实训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总结,提高实训开展效果。
3.完善应急考评机制。一是建立应急实训、演练考核制度,针对演练、实训完成情况,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实训、演练进行评价和考核,提高各部门对演练和实训的重视程度,提高演练及实训的开展质量;二是针对电话闭塞、手摇道岔、抢险队应急响应等关键处置环节,建立具有可执行性的考核标准,以此提高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三)创新性举措
1.探索并建立区域应急值班员制度。培养一批协调指挥能力过硬、业务知识全面的兼职应急值守人员,以响应时间为标准对线网运营区域进行“网格化”划分,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分区,建立区域负责、24小时轮岗值守的应急值班员值守制度,对现有的应急指挥体系进行补充,提升突发情况下现场指挥协调能力。
2.综合应急抢险队建设。在现有属地、专业、支援三级抢险队的基础上,统筹工区分布、人员配置,以“区域负责、联动响应、资源共享”为原则,打破线路和专业限制,建立一支技术过硬、能力全面的综合应急抢险队伍,并以综合抢险队为平台,通过轮训、业务交流等方式,提升原有应急抢险队的综合处置能力。
3.信息化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例如应急资源管理系统、应急辅助监测决策系统等加强中心对线网运营生产状况的掌握,实现早发现、早提示、早防范的工作效果,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消灭突发事件苗头,减小事件影响。
结语
本文对运营集团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促使人员培训考核、演练实训工作朝着常规化、标准化推进,同时,也将区域应急值班员制度等创新性措施进行论述,共同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突发事件能得到快速高效处置,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工作安全稳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