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数量越来越多,不仅导致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而且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优先选择的交通工具。然而地铁在带给我们生活方便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封闭性等特点也带来多种安全问题,从而给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文中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铁;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对策
1强化地铁运营安全的意义
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进行比较,地铁具有舒适性高,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大大减少乘客时间,满足乘客的实际需求。但是,在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产生,甚至会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强化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在保障安全运营的基础上,降低了安全事故,从而更好的为乘客服务。
2影响我国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地铁运营是否安全,人为因素发挥着主导作用。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地铁的控制、监督与管理由工作人员完成,因此,地铁的日常运营活动与人有密切的关系,人为因素成为地铁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铁的安全运营中,主要涉及两类人员:地铁运营系统的工作人员包括地铁运营管理企业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及专职工作人员,他们负责地铁的运营和日常管理,是其安全运营的直接影响因素;地铁运营系统以外的人员,如乘客、地铁沿线居民等,据相关地铁安全事故数据统计表明,由于乘客不遵守乘车制度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据较大比例。可见,人为因素是引发地铁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
2.2设备因素
地铁系统由多个设备组成,其运营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协同完成,因此,设备因素是影响城市运营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设备因素而言,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列车、轨道、供电等。具体来说,常见的由于列车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包括列车偏离轨道事故,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是列车过快的车速产生了较大的离心力,使地铁偏离正常轨道;轨道因素包括指轨道施工不过关以及试运营阶段的检修和维护不及时,使铁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地铁的安全运行;供电因素包括供电系统出现跳闸现象或地铁蓄电池电量不足,使地铁没有足够的牵引电力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处于瘫痪状态,进而引发事故。
2.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包括2个方面: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内部社会环境和作业环境,而内部社会环境是指地铁企业内部环境,作业环境是指地铁周边的空间。外部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法律、经济、技术等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季节、气候等环境。事实上,对于封闭性较强的地铁运输,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毒气、火灾和爆炸等社会灾害的影响。
3地铁运营安全的改进策略
3.1采用先进技术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地铁在运营过程中,若环境比较恶劣,极易导致安全问题,因此工作人员需采取先进技术,结合检修中的问题,通过与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对策,以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为了有效提高检修水平,需提前制定计划,对于运营时间比较长的设备来说,需重点进行关注,并通过计划的执行,提升设备的稳定性能。除此以外,工作人员结合其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计划,对设备进行精细的检修,并制定一套应急预案,如果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启动。比如,在对通信系统进行检修的时候,要对其是否是辅助系统进行掌握,从而为地铁其他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在检修时,结合各流程,认真进行检查,从而提升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3.2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宣传力度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乘客安全意识水平,对其安全产生直接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采取科学合事的方式,提升乘客的安全意识,使其更明确自身职责。比如,在地铁运营的时候,管理人员通过广播的形式,使乘客充分了解到安全须知,从而将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减少由于乘客所造成的安全问题。
地铁运营单位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到各学校进行安全宣传,并组织安全讲座,也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的形式,使各年龄段的乘客都能够了解到安全的作用以及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性。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乘客之间的相互监督,扩大宣传范围,从而有效提升地铁运营安全,达到提升乘客安全意识的目标。
3.3建立健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制定是确保安全的基础,若不健全的制度,则会产生各类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到地铁的安全运营,还会对乘客的出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安全性,工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通过优化安全制度,减少安全事故率。站在管理人员研究,需与原有制度相结合,通过不断进行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想要有效提升地铁运营安全效果,管理人员通过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存在的各类隐患及时进行发现,从而及时进行处理。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建立风险数据库和隐患排查手册,对于可能影响安全运营的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并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运营重大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运营单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尽快消除重大隐患;对非运营单位原因不能及时消除的,应当报告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另外,管理人员也需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工作态度欠佳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提升其安全意识。在对安全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结合地铁运营实际,调整原有工作人员的结构。并对于表现好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奖励,反之,则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加强安全教育,从而更好的提升运营安全。
3.4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地铁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地铁的运营安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使之能够准确掌握,并合理应用于工作过程中,从而降低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失误率。此外,还要对地铁工作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减少由于工作原因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并通过组织比赛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更好提升地铁安全运营。
3.5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对所有运营过程、区域和关键设施设备进行监管,具备运行控制、关键设施和关键部位监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应急处置、安全监控等功能,并实现运营单位和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运营单位应当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有关规定和等级保护要求,加强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系统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地铁在城市交通体系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其高效和便捷发展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优先选择的交通工具,对于城市交通的健康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地铁运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地铁工作人员应该始终不渝的将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从而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为地铁案全运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源.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研究———以地铁运营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为例[J].四川建材,2017(4):67-68.
[2]冯存.财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3家地铁公司的案例分析[J].会计师,2018(17):35-36.
[3]汪鹏辉,吕玉婷.浅谈地铁运营期的工程项目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09):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