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中的地理实践中,以“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为实践态度,以发现问题,探究实验,证明结果为实践手段,以提升学生对人类活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认知为教学目的,旨在为学生创设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初中地理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地理实践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思错和改错,提升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获得良好的实践性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地理;地理实践力;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部分地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从而导致学生的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被严重消磨,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便成为空谈。为此,教师应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从客观的社会实际,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着力,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为他们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地理学生情境,让学生去实践,去思索,去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地理要素的能力,获得良好的地理实践学习效果。
一、运用自主性实践探究法,提升学生知识理解力
本文中的自主性地理实践是指学生根据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自主设计相应的地理实验,并在此过程中,再现地理知识的产生原因,或是探究地理知识的合理性,从而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获得良好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探究与引导教学之间合力,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保驾护航。
例如,在讲授“地球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物品,对地球的自转进行模拟,并探究相应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具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点,布置问题。教师布置如下三项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第一项,如何运用自己的作品证明晨昏线?第二项,如何在自己的作品中,展示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的存在性?第三项,地球自转还有其它哪些具体意义。第二点,实施引导。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寻找生活中的球形物体,看成地球,并进行仿真化的模拟,看有何新发现!”第三点,展示成果。在众多学生的作品中,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作品展示。他运用一个篮球作为地球,并将白布紧紧地贴到篮球上。他还在白布上划出经纬线,并将一个透明且含有红色液体的小瓶,固定在白布的上半部分。小陈说:“晨线即为由夜到昼的那根线,即在地球旋转的过程中,我左手侧的这根线。大家仔细看,当我迅速让篮球迅速停止时,大家观察瓶子中的液体因为惯性作用,会向右晃动,这说明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向右的……”
二、使用合作性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现象分析力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性的实践教学法,为每个学生分配好相应的职务,既让学生各司其职,又让他们齐心协力,从而促进整体合作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地理现象,并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物品,让他们进行实践,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这种现象,提升学生的地理现象分析能力。
例如,在讲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性的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运用实践的方式,探究各种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升学生的现象分析能力。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以境激趣。教师运用视频展示黄土高原的地貌,并让学生结合视频中的画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具体原因。第二点,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的工具,让学生分析:长方体泡沫、树枝、棉布、海绵、沙子、水、烧杯以及抹布等等。第三点,创设问题。教师对学生说:“根据观看视频,教师发现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地形、植被、降雨等,你们如何运用实践的方式,对上述现象进行判断?注意各个小组的成员要通力合作!”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实验完毕后,教师邀请学生介绍他们的实验成果。某同学积极地举手说:“当泡沫的倾斜度越高时,会有更多的沙子从泡沫上流下来;当棉布越少时,即植被覆盖率低,沙子的流失速度较快……”
三、巧用社会性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知识运用力
初中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实践考察的形式,让学生走入到社会中,观察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书中的国家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讲授关于“环境的治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和学生一块到校外进行实际考察,并走访到当地的板厂,询问生产人员具体生产情况。学生发现大部分的木板生产商停止了日常的生产活动,并得出是因为环保的因素造成的。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一块到当地的环保部门进行了解,得知木板在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会运用火烤潮湿的木板,从而产生相应的烟雾,而这种烟雾是造成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次实践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实践感想。小冉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应一分为二的看待此种问题,首先,板厂的停产会造成一部分从业人员的失业,致使这部分人员失去生活来源,导致本地区劳动力的外流,进而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其次,通过对当地板厂的合理治理,可以让当地的环境得到优化,还当地一个干净的天空,从而促进未来人口的生活和生产。综合以上因素,我得出治理当地的环境利大于弊的结论,这也符合我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在提升学生初中地理实践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地理教学观念的桎梏,并将实践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融合,从而将学生从二维的文字世界中“拯救”出来,积极地投入到“三维”的地理实践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带着问题,走入实践学习中,并观察实践现象,联系实践现象和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力,对相关地理现象的探究力,对国家政策的诠释力,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学习能力,获得良好的地理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冬云.培养地理实践力,完善初中生品格[J].学周刊.2017(17)
[2]张彦顺.初中地理实践力培养面面观[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7)
[3]任银凤.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