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域旅游的提出对我国旅游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全国各地的旅游规划提供了崭新的规划思路,2017年海南省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同本省旅游资源结合,打造全域旅游空间布局体系。本文通过对全域旅游的理论分析,借鉴海南省全域旅游的规划经验,结合瑞昌市工业遗址旅游资源,通过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形成“点-线-面”三维立体的旅游空间布局,联动瑞昌市各工业遗址,促成“1+1大于2”的旅游资源效果,全面的打造瑞昌市全域工业遗址旅游的空间规划。
关键词:全域旅游;工业遗址;瑞昌市;空间布局;
一、理论研究
(一)全域旅游理论的研究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1]。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域旅游,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
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
(二)《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的案例借鉴
海南省于2017年正式出台《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南“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各项指标继续提升,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在“点、线、面”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领域为全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提供经验。
形成以“海澄文、大三亚”为两级,全域打造六大组团的空间结构。在“海澄文、大三亚”的两级引领下,大力提升东部度假海岸品质,加快推进西部海岸和中部雨林旅游生态化开发,推进乡村旅游全域布局,完善环岛高铁,田字形高速,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促进全省旅游统筹发展[2]。
规划中提出的增长极两点带动、全域“点、线、面”的空间布局体系,充分的发挥好了各大旅游资源,科学的将全省旅游规划纳入一个体系之中,有效的推动全省旅游发展,这对瑞昌市全域旅游规划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全域旅游应用于工业遗址改造的理论研究
工业旅游是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是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化发展,我国产生了大量工业企业,遗留下许多工业遗产,业态和产品多样,覆盖城镇大部分区域。工业旅游的规模化发展,将真正实现旅游产业的城镇全覆盖。
工业旅游是将工业与现代旅游业有机结合,以工业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以及工业遗址等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工业旅游不是“工业+旅游”的简单叠加[3],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生产要素和产业资源,通过恰当的组合改造而形成的新的旅游产品。
二、瑞昌市工业遗址概况(项目地介绍)
瑞昌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面积1423.11m2。同时,瑞昌也处于“长江经济开发带”和“大九江经济带”腹地。其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上通汉渝,下达沪宁;铁路南进南昌,北通武汉;公路四通八达,九届、九武两条省道与316、105国道交织贯通;在武汉三小时经济圈和南昌三小时经济圈内[4]。
瑞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青铜冶炼之源、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境内铜岭古铜矿遗址是我国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留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大型遗址[5],除此之外还有江州造船厂、新民机械厂、人民机械厂、九江船用机械厂和459厂等工业遗址。因此瑞昌市工业遗址的改造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用。
三、全域旅游技术路线梳理
瑞昌市各工业遗址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但开发程度各异,相差较大,在全市内布局相对分散,传统的旅游开发形式难以获得明显的效益。为使各工业遗址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提升各自旅游竞争力,将对瑞昌市各工业遗址资源进行剖解,然后组装形成“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形式:以各工业遗址为旅游资源“点”,各工业遗址之间联系的快速交通系统为“线”,最终构成瑞昌市全域旅游为“面”;此外还将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全面的打造瑞昌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各工业遗址旅游节点重点开发,凸显特色,通过快速交通线网共享配套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多种工业遗址旅游线路,丰富瑞昌市旅游形式,推动旅游发展,促进瑞昌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四、瑞昌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重点规划各工业遗址节点。充分挖掘瑞昌市优越的工业遗址和特色文化作为重点开发的旅游资源,发挥分布于全市各区的工业遗址的旅游价值,将每一处遗址与周边设施共同打造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工业遗址旅游地。在“焕新”方案中,全市六大工业遗址地,江州造船厂、九江民用机械厂、459厂、铜岭遗址、洪下人民厂、人民机械厂,与码头工业园、江家岭古镇以及周边现有旅游资源,每一处承接不同的功能。
充分考虑瑞昌市自身旅游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的辐射效应。瑞昌市现状成熟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大众式的旅游产品,与九江及周边旅游资源相比竞争力不强,因此挖掘自身特有旅游资源是规划自身旅游业的关键所在,瑞昌市工业遗址和文化历史是其特色所在,将在全域旅游的基础上植入“旅游+”和“文创”,形成自身的旅游IP。
解决交通问题,将市场共享形成可能。保障从九江到瑞昌市各景点畅通无阻,最长路程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形成一套完善的快速交通系统,引导游客进入瑞昌市旅游市场,使九江承接的巨大客源可以通过快速系统与瑞昌共用,从“灯下黑”现象转变为共赢机制。
打造全域型的旅游城市,全新且工业和旅游业共生的旅游城市。因地制宜、紧扣瑞昌市内各景点节点自身特有元素,深入打造和开发,各成体系又互相联系,通过旅游快速线路连接各规划景点,形成一整套完善、系统的全域旅游。
四、总结
全域旅游是我国目前进行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指导,对整体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工业遗址作为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形式,我国“一五”至上世纪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工业设施建设,延续到现在,大部分已经成为遗址,且空间分布上并没有形成园区的形式,而是相对分散的,传统的旅游开发形式难以有效的挖掘相对分散的工业遗址的潜在价值,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将各工业遗址纳入一个体系中开发,对目前我国工业遗址的开发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
本文运用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对瑞昌市工业遗址进行规划布局设计,用实际行动和实际项目,一方面是为了探索全域旅游在工业遗址保护和改造方面的运用形式,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高人们对工业遗址改造的关注度,为我国工业遗址的改造作出一份贡献,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业内人士开展相关保护和改造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吕俊芳.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全域旅游发展范式研究[J].河南科学,2014(02):139-142
[2]2017年海南省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域旅游课题组,张扬,江雄标.全域旅游背景下的特色小镇建设[J].新东方.2017(10):39-44
[3]杨昳,冷静.辽宁工业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