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美的设计,在所有类型的艺术领域都占着首屈一指的地位,工艺美术设计,作为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艺术品类,反映着当时时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的生产水平以及作品相应的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工艺美术;设计;视觉表达
早期的艺术品纹饰,是早期人类从自然的欣赏中提炼抽取出来的,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造型写实,创作手法偏图案化,,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强,逐渐形成了审美方向,并随着时间以及文化沉淀之下的打磨,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审美理念,并且推崇备至。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默默无闻的工匠们采用自然的素材与传统的工艺制作了一件又一件的艺术作品,这也就是我们概念中的工艺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还透露着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识,充斥着浓烈的实时文化气息,因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和审美观点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体现着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状况和精神世界内容。是记录人类历史的鲜活文献。
古圣先贤几千年的经历与智慧凝结而成的中华文化,是任何文明都无法取代的。这些旧时代的工艺美术品向我们诉说着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兴衰,为我们渲染着五千年文化沉淀的底蕴。这些有根脉有血肉的艺术创作,在华夏文明大地上又注入了精神灵魂,是整个社会的鲜活化石。现代文明的社会正是在旧社会的推翻与重建下一步步延续出来的。在历经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后的现代化社会,工业与科技信息大爆炸的当今,传统工艺无法快速的跟进适应现代人的步伐,在各种新的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传统工艺文化该如何创新与传承,成了我们这些相关行业者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应该思考的重大课题。
文脉是文明延伸的根源,如果我们在当今的设计中脱离了中华文明的脉络,失掉了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现代设计就会显得过于苍白无力。一味的追求追捧外来优秀文化的后果也就会使得中国艺术将无法在世界独立。
在中国,儒家教义要求读书人必须掌握文人四友:琴、棋、书、画,以提升自身修养。在自自我完善的同时,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的艺术水平也相应的在进步,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存在,每个朝代的艺术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它的创新与更迭,他永远处于一个不断摒弃糟粕,强塑精华的发展中,我们需要用现代设计带动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也需要传统元素的应用来给现代的中国工艺设计树立核心。把中國经典的元素大胆的运用在工艺美术品这一渗透在人们生活中非设计形式当中,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能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
1.国内工艺美术品现状:
在商业化时代的今天,工艺美术设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样一个庞大的艺术门类,有各式各样的生产表现方式,从商业角度来讲,它可以按受众群体来进行分类,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部分或是奢侈高档的部分,工艺美术都发挥着作用并最终进入到艺术的资本市场。所以这个市场非常多元。在这样的时代契机之下就更需要一些创新的元素来让我们的工艺美术跟紧时代的步伐。就国内方面,近年来开展了相当数量的艺术会展,大众熟知的西湖博览会、百花奖等展会,称得上是国内工艺美术会展中的佼佼者,这让我们的艺术品牌逐渐走出国门,各类博览会,各种文化节的举办都显示了我国工艺美术的不断进步与辉煌。
2.国外工艺美术品现状:
艺术是一个世界性的语言,工艺美术的交流也是双向的,大部分艺术家都或多或少受到来自各方面艺术文化的熏陶。
相较于国内工艺美术来说,国外的工艺美术大部分在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方面所涉及。从19世纪下半页到20世纪初,国外相继发起了“工艺美术”运动以及“新艺术运动”。艺术家们旨在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这与国内的对工艺美术技艺方面的要求是保持一致的。西方艺术家希求从东方文化中提取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思路,以突破本身的局限性思维方式,这一历程中,西方艺术家发现并开始吸取日式元素。正因如此,美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建筑设计开始具有相对的日本倾向,以格林兄弟的建筑和家具为例来讲,其中都含有对于木构件的突出表现,以及所谓“装饰性地运用功能性构件”方法的表现,这都是来自日本建筑和家具设计的。虽然当时的西方艺术家的设计宗旨和基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依然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但明显要更少强调欧洲中世纪风格或者哥特风格的浮华特征,更加增添了东方风格,设计装饰上讲究典雅简洁。在平面设计与图案上,以及结构造型上都注入了大量的东方设计因子。格林兄弟设计的大量家具,都能看到中国明代家具的影子,木质结构以及对木材本身肌理和质感的保留都体现了这一点,简明的造型以及典雅的装饰,都是这些杰出作品中东方元素的印证。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任何时期的设计工作都离不开时代背景,当今的工艺设计更与时代背景十分融合,与时代共同发展。艺术设计会更具有全新的时代感。我们需要在当今工艺艺术中注入具有时代信息的创造性审美观念。工艺美术品的使用都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各国的工艺美术品也都有其独特鲜明的特点,我们也更应该加强各方面的自身建设以及与不同形态艺术的交流,为中国的工艺美术提供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美术简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
[2] 《中国传统工艺》 五洲传播出版社 杭间 郭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