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鲁绣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作者:吴梦琼
[导读] 鲁绣是山东省民间的刺绣艺术,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
        鲁绣是山东省民间的刺绣艺术,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我与鲁绣艺术的渊源已久,可以说从孩童时期就有了不解之缘。而让我与它产生此情缘的人物便是我的姥姥。
        我的姥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靠种大米为生,白天在田间忙碌,晚上就会和三五个邻居聚在路灯下,边聊家常边做绣活。做的绣品都是为自己孩子做的,不提供商用。所以在小时候,小到一双鞋垫,大到穿的棉衣,全都是姥姥缝制的。就拿鞋垫来说,姥姥绣的每一双鞋垫都是一种情怀,不仅颜色丰富、图案修理,每一双鞋垫还会绣上文字,比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生平安”、“平安喜乐”、“天天开心”等字样。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双鞋垫,而是上一辈对小一辈的爱。到了大一些的时候,因为服装店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身边的同学穿的、戴的都是工厂生产的,我渐渐觉得姥姥做的衣服、鞋子土气而不愿意穿。后来,有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到了鲁绣的价值。记得有一次大学放假去看望姥姥,看到姥姥还在绣鞋垫。姥姥说这是给弟弟绣的,弟弟的脚还会随着年龄长大,但是姥姥可能活不了那么久了。姥姥这话是笑着说的,但我转身却轻掩了泪水。小小的鞋垫承载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我决定要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后来,我有幸考上了美术教育的研究生,很开心可以做这个课题了。我在欣喜之余,将这一想法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不料却被冷水浇头,他们对鲁绣这一艺术形式呈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不就是绣花吗?现在孩子都是穿买来的衣服,谁还做绣活?”作为研修美术的研究生和即将踏入教师行列的一员,周围人的反应让笔者陷入沉思,难道鲁绣真的如同他们所说,无人问津了吗?带着这样的疑惑,我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鲁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现今由于受到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逐渐没落的命运;同时由于机器制造业的发达,机械化生产具有规模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逐步代替了费时费力的人工刺绣品。为了不让鲁绣这一技艺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我决定开发和利用鲁绣这一美术资源,在学校这个教育场所开展鲁绣艺术教学,让家乡的艺术文化在孩子们澄澈的心里播下艺术与文化的种子,待它慢慢地发芽、生长。为了透彻地进行课题研究,我首先对民间艺人及鲁绣传承人进行了访谈调查。
         前面曾提及,我与鲁绣结缘是源自于我的姥姥,因此我向姥姥提出想要采访她的想法。姥姥谦虚地说她的绣活在村庄里排倒数,于是为我推荐了一位绣艺高超的王奶奶。来到王奶奶家,看到王奶奶正在家门口绣鞋垫。得知我的来意后,王奶奶表示非常欢迎,我提出给王奶奶拍照的请求后,王奶奶更是开心地换上了一件红衣服。王奶奶说:“今年75岁了,但身体很硬朗,眼不花,手不抖。”当问及是如何接触刺绣时,王奶奶说年轻的时候跟着上一辈学的,她说那个时候,谁家姑娘要是不会绣活,那可嫁不出去,所以在王奶奶那个年代,女子个个会绣活。王奶奶还说,她年轻的时候什么都绣,绣花鞋,棉袄,虎头帽,虎头鞋,谁家生了孩子过百天的时候都得让她绣上一双虎头鞋或者一顶虎头帽。说着还拿出了一双虎头鞋。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虎头鞋可以辟邪恶保平安,护佑孩子健康成长。王奶奶又向我展示她的绣花包,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彩线,她说:“俺以前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多线,现在条件好了,什么线都能买到,绣的也好看,但是现在孩子们都不穿缝制的衣服,也就给他们绣绣鞋垫了”。王奶奶给我展示她绣的鞋垫,大到她的哥哥弟弟,小到她的重孙子们,家中的每一个人她都要照顾到,都要给他们绣鞋垫。

鞋垫上有的只有花卉、蝴蝶、鸳鸯等一些喜闻乐见的图案,有的则是图案加文字,文字多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平安喜乐”,“日进斗金”等一些美好祝愿。我还向王奶奶学习了一些比较常见的针法,如直针绣、回针绣、结粒绣、环形绣,这几种针法比较简单,学起来比较容易,对于一些简单的图案是很实用的。我告诉王奶奶,要将这门绣艺带到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下,王奶奶点头表示认同,她说:“现在的年轻人什么都不愿意学,老祖中留下的这些好宝贝就这么失传了很可惜。”王奶奶说,刺绣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十四五岁左右就可以,他们首先要学会如何拿针,在进行性刺绣前还要提前设计好纹样,照着纹样来绣。这正好与我想要将鲁绣带进中学课堂的想法一致。通过对王奶奶的采访,我深刻感悟到,虽然王奶奶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有着一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炙热的心,这是当下许多年轻人所不能比拟的。此次采访,无论从鲁绣技艺的学习还是教学的启发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
        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上午,我来到了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采访鲁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玲女士。一进入徐秀玲女士的工作室,我便被墙上琳琅满目的刺绣作品吸引了眼球,工作室里的作品完全颠覆了我对鲁绣的认识,满屋作品栩栩如生,熠熠生辉,细细观赏,无一例外,皆是臻品。徐秀玲的刺绣作品多以中国名画为题材,她说;“再现古画的气韵生动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一副作品的形成需要很多繁琐的程序,最重要的是根据题材本身去读懂作品,尤其是对于古画的创作,要遵循原貌,看得懂内涵,不能说与原画一模一样,但构图、气韵一定要到位。”她所绣制的《鹊华秋色图》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作品,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她说:“绣制这副作品耗时三年,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时,有时候绣错了就挑开重新开始”。徐秀玲女士精益求精的态度令笔者感慨万分。发丝绣是鲁绣的特有品种,与其它绣种最大的不同在于材料,除了常见的丝线以外,还有真人头发,将发丝经过脱脂、染色,和丝线掺杂使用。她所绣制的《孔子绣像》就用到了发丝绣,荣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徐秀玲表示,她在绣制这副作品时,对比拓片上的孔子像,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对孔子的眼睛做了调整,使之更像一位慈祥的老者。 她说:“绣这副作品是有特殊情感的,孔子作为我们山东的文化名人,儒家文化的代表性人物,用鲁绣这样的形式去展现是很有意义的”。当问及徐秀玲女士与鲁绣的渊源时,她说,一开始跟许多姐妹在绣厂工作,后来绣厂倒闭,她的同事们纷纷改了行,她是真的很喜欢鲁绣,就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当我向徐秀玲女士提及想要将鲁绣引入中学美术课堂时,她表现得非常开心,她说她这几年也收了不少的学生,很多学生学到一半就放弃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刺绣确实很枯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们很难坚持下来,但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总是要有人传承下去的,对于初中生来说,虽然他们在短时间里没办法掌握鲁绣的技艺,但是可以先学习鲁绣的表面知识,了解一些浅显的技法,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咱山东有这样一门非遗民间艺术。通过对鲁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玲女士的采访,我深刻感受到,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并认同民间传统艺术,他才能从自身做起,肩负好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此次采访之行令我受益匪浅,既领略了新时代鲁绣的传承,又感受到了鲁绣艺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同时为我进行鲁绣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的研究打好了铺垫。对于美术教育者而言,应当身体力行,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学生心间,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相信,通过深入研究,一定能实现鲁绣与美术教育的有效融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