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进入一个被数据笼罩被数据指引的时代,大数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同样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动了解并运用大数据为语文教学服务,应该是当下一线教师不落伍于时代的明智之举。近两年来,我校基于大数据全面深入分析学情,开展了精准性、个性化的教学活动,经过不断实践和摸索,总结了一些大数据下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大数据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说话兴趣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敢说、想说、乐于说。李吉林老师曾说:“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针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信息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视频提供学生当前最感兴趣的话题,使得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经过数据显示,现在的孩子对网络用语很感兴趣,如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新词及其产生的新意——白富美、光盘、刷屏、失联、雾霾、养眼等,这些语言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受到“生活即语文”,语文中的语言文字来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消除孩子们对口语交际课的畏惧心理。此外,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还了解到孩子们对笑话、故事、漫画、侦探一类的内容感兴趣,在教学中可以每天指定一名学生上台演讲,演讲内容不限,可以是寓言、笑话、成语故事,也可以朗诵课文或精彩片段。在学生演讲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明确说话训练的要求,把握说话的中心和条理。
二、利用大数据融入练习和测量,教会学生表达方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说话教学作了明确规定,如:说普通话,语音正确;说话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叙述时要内容具体,有条理等。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教会学生表达的方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优化传统教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精准练习、测量与记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与教学。根据测量、记录呈现的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能够判断出学生能否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若能达成,说明无问题;若不能达成,说明有问题,需要干预。如学习《琥珀》,有二十多名学生将“因为(wèi)”读成了“因为(wéi)”,针对反映多的普遍问题,则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统一干预纠正。如有学生读课题时将“琥珀(pò)”读成(pè),针对个别性问题,我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进行实时点对点的干预纠正。?
另外,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蕴含的语言规律,精心设计迁移训练,让学生练习说、练习写,逐步熟练、掌握,最终成为学生得心应手的语言能力。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叶老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这一排比句式生动地描绘了溪流的形态、声音,语句富有音乐美。为了让学生学会这个排比句式,在这一节微课中,我对这个句式进行了练习,经过测量、分析,发现一大部分学生对这个句式掌握不好。课堂上我反复对学生进行干预,引导学生运用句式写一写云的变化多端。有的学生当堂写出了“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啊!时而像奔驰的骏马,时而像翱翔的雄鹰;时而像连绵的群山,时而像盛开的莲花。”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重难点,提高学生阅读积累
以往对学生语文教学都是老师凭经验确立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一一精心准备的所谓难点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时候其实并不难。这就表明:老师的了解与估计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的,这样教学的精准性、科学性就打了折扣。
碎片化、现象化式地原始归纳、分析,已经不能科学准确地呈现问题了。而借助大数据,就能尽可能地收集语文教学方方面面的数据,客观而科学地反映教与学的现状,并提出参考意见。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在语文考试中,学生最易丢分的就是作文,最畏惧的仍然是作文,老师教学最纠结的也是作文,作文成了老师教学费力最多最难讨好的一大重头戏,为什么作文教学遭人诟病?分析原因如下:
其一、学生缺少一定的阅读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起码的阅读积累都达不到,老师的作文教学就难以顺利进行。本人执教时,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讲授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来写一篇游记,一节课过去了,2/3的同学都没完成,完成的同学作文也是内容干巴、空洞,读文如同嚼蜡。事后调查:4/5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太小,一学期下来多则读四、五本,少则一本也不读。摸清了情况,借助大数据,作学习诊断分析,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计划:1.老师指定学生阅读相关作品。2.做好阅读笔记——好的词、句、段摘抄以及阅读感受。3.每周记忆一定量的写景优美词句。经过一定时间的阅读积累后,学生的语言慢慢变得生动起来。
其二、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实施阅读教学,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对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一些文体或者课文,马马虎虎一带而过。这种阅读教学无异于教师的孤芳自赏或者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抹杀,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很难调动学生进入课堂、进人文本的世界。好在有大数据,我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提炼出学生阅读中的难点,捕捉到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有的放矢,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烹制出学生喜爱的阅读大餐。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语言积累就会丰富起来,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四、利用大数据课后辅导,实施个性化教学
1.个性化的补偿教学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课后需要个性化的辅导训练,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课后需要个性化的激励提升。借助数据信息,教师很容易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主动开展一些补偿性教学,包括录制一节微视频对某个知识点讲解,推荐给相关学生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指导他们自主学习。
2.个性化的课后作业
当前学生学业负担较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所有学生做同一份作业,很多学生做了“不该做”的作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得到的差异性数据,我们完全可以布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题目,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如针对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出不同的读书单,整理出不同程度的读书笔记,在写作时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还要内容新颖、立意高,能力差的学生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即可,这样各有所需,分层教学。
以上是我们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一些在大数据下提高小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粗浅做法,只是一种尝试和探究,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总之,大数据下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趋势,作为教师,我们应循序渐进,有重点、有主次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电化教育馆研究项目“大数据支持下中小学学科质量测评研究”之子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大数据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评研究 ”。)
参考文献:
[1]郑怡文,陈红星,白云晖.基于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精准关注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2):54-57.
[2]朱宏燕.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1).
[3]李震.大数据时代的语文教学新形态[J].江苏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