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散文独具魅力,散文是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之美,掌握语言技巧,并积极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在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初中散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初中散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为深入发掘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更大价值,这篇文章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春》、《紫藤萝瀑布》等部编版初中散文为范例,论述想象、移情、解构等几种散文教学方法,对散文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散文;学生培养;审美情趣;语言能力;文化自信
前言: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种类和数量繁多,如春天里百花争奇斗艳,而散文则是其中一束盛放的奇葩,无数文人纷纷涉猎,或写景抒情,或写人记事,或汇聚哲思,留下一篇篇引人入胜的精妙散文。但是对于散文教学,教师们仿佛还面临着许多“未解之谜”。在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将散文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结合,用更精彩多元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散文之美,以散文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一、想象与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写景散文一般以景物描写为主,笔触细腻、语言精美,作者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动人画面,营造出美妙的意境。 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朗读或者听名家范读,对于学生认识散文文本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散文是“活的”。学习散文就如同交朋友,须看看它的“模样”、摸摸它的“四肢”、探探它的“内心”,需要多种感官的配合,而不能把它当做“一纸空文”。
合理的想象和真实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能够让散文“活起来”。在学习散文《春》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将冰雪消融、嫩芽破土、樱花飘舞的画面播放出来,让学生闭上双眼,聆听冰雪消融、小溪潺潺的声音,让学生发挥想象,在脑中描绘春的景象,学生便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春”的气息。当教室中洋溢着对春的盼望时,教师再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去迎接春天,感受《春》的意境美。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行读,去开满春花的街道、绿意盎然的公园、潺潺流动的小溪,走进春天、观察春天。
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在教室里充满“梦幻的浅紫色”时,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想象自己置身紫藤萝花海。也可以带学生去紫藤萝开放的地方,引导他们从远处凝望“像一条瀑布”的“辉煌的淡紫色”;在近处观察紫藤萝花是否“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去嗅一嗅“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作者的浅紫色的香气;在花前思考,这藤萝花的开合就如同人一生的起起落落。
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描写了春夏秋冬各具特色的雨,我们同样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中体会如“透明丝帘”的春雨、“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端庄而又沉静”的秋雨、“柔和”而“谧静”的冬雨,让学生观察雨、喜爱雨,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雨的爱恋和赞叹。
通过这样的散文教学,可以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打通思维与感觉的连接,使抽象的散文语言变得真实可感。将合理的想象与真实的体验相结合,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移情与质疑:体悟人生之思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散文中所有写人记事、绘景抒情、凝聚哲思的语言无不围绕着“情”,看似随意、散碎的语言,却被“我”之“情”紧紧扣在一起。那么在初步阅读文章之后,借助“移情”和“质疑”可以更好地感受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情感和人生思考。
“移情”需要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需要通过“情感代入”去深入文本、深入作者内心。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写了在离开南京赴北大上学之前,与父亲在浦口火车站分别时的所闻所想,那么其中一定包含对父亲的不舍。接着鼓励学生作为一个情感主体进入文本,把作者的父亲当成自己的父亲,看着他去买橘子时“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为了爬上月台,“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最后又看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此时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而学生也会油然生出一种感伤。通过投入真实的感情,能更贴切地体会作者的心情,也更能激发学生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赞美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形成文章与生活的勾连,理解什么叫做“父爱如山”、“大爱无言”,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其感恩父亲的优秀品质。
《秋天的怀念》中,作者年轻时身遭不幸,致使双腿瘫痪,脾气也随之变得暴躁而阴郁,陷入绝望的他在生活中忽略了母亲,而在母亲死后作者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生出深深的懊悔。这时让学生想想自己在不如意时,是否也对自己的母亲有过抱怨,是否忽略了母亲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引导学生要关心父母、及时行孝。
还有莫怀戚的《散步》,通过写一家四口散步的场景,使读者感受到萦绕在母子、夫妻、祖孙三代人之间的浓浓亲情,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却体现了家人之间互相关爱的情感内核。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去体会浓浓的家庭之爱,也努力在生活中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些散文不仅仅是抒情,还带有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种哲思散文,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八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步褪去童年的青涩,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会让他们产生许多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和疑问,而通过学习这篇哲思散文,可以指引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发现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所有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会思考的问题,罗素也在文中说出了自己的答案。通过作者的自陈,学生会得到很多启示,当然更会产生新的疑问,“与爱情相比,亲情难道不更值得作者珍视吗?”“寻求知识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快乐和价值?”“作者拯救苦难中的人们,却往往以失败告终,为何他还认为值得为此再活一次?”
鼓励质疑的课堂,是思维生成的课堂。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疑惑并不表示对文章不理解,而是由一篇文章引发自己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这种思维生成中,鼓励学生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获得精神力量和人生启迪,让学生成长为更完整而独特的人。
三、解构与创造:增强语言能力
阅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失意之时读,能使人振奋;得意之时读,可令人深思;忙碌之时读,如寻访净土;悠闲之时读,可沁人心脾……那么作家们是如何使散文具有如此魅力呢?因为散文相比其他文体,其语言更加优美凝练、富有文采,作家也在散文中使用了诸多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学习散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散文教学中,需要对不同散文的不同语言进行“解构”。
朱自清的《春》全篇仅有三十个句子,但是却用了二十多处的修辞,还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美丽蓬勃的春天,使人读了便迫不及待地想拥抱春天、拥抱生活。“盼望着,盼望着”是反复的修辞格,若是没有反复,只单说一个 “盼望着”,便失去盼春的殷切;“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了拟人和排比,抓住初春的典型特征勾勒出春的轮廓,让人觉得可爱的春天正在一步步向我们靠近;“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一排喻把春雨写的多么形象细致,还有“织”字,使春雨人格化,此时学生定觉得那细密润泽的春雨仿佛轻轻洒在脸上……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也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而且质量极高。“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景物的姿态;“晒”表现出济南老城的闲适和安详,“睡”字则进一步深化老城的悠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句, “放”表现出小山对济南城的呵护和爱怜;“摇篮”更表现了济南的温暖。下小雪时,仿佛“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样的拟人和比喻多么清新奇特,那覆着一层雪花的树温柔又清秀。还有日落时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薄雪好似妙龄少女,在余晖下露出可爱娇羞的一面。
除了修辞格,散文中也常用多种表现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作者用精当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伟丈夫”白杨树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并将“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与“贵族化的楠木”作对比,用白杨树象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大军民,歌颂了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文笔婉曲,结构严谨,令人称颂。这些散文的语言和艺术手法都值得深入探究,但只有通过教师对散文语言进行分析和解构,才能让学生理解普通的景是如何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绽放光彩的,普通的事物是如何被作者赋予情感和文化内涵的。
在通过语言解构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手法后,一定要做适当的练习。倘若只知理论而不会运用,那么则是“纸上谈兵”,也使散文教学失去了价值。在描写秋天的落叶时,学生可以仿照朱自清描写春雨的句子写出“看,像蝴蝶、像飞蛾、像羽毛,缓缓地飘着,大地上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写梅树可以用它象征“一身傲骨的奇女子”。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把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和茅盾文中的白杨树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用歌曲的形式唱出来,甚至可以借助地理知识,让学生思考:为何春雨有细密、润泽的特点?为何白杨树能够在环境恶劣的西北地区顽强生长?在散文教学中利用多元的形式和多学科的融合,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散文教学尝试,不仅让学生爱上课堂、爱上散文,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四、理解与传承:提升文化自信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提到的“佃农”与“地主”代表了中国封建地主经济,身为佃农的母亲虽然生活极其贫苦,但仍将作者顺利抚养长大,并培养了作者坚强善良、勇于反抗的品格,促使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用反抗为人民换取平等,用斗争给中国带来和平。作者在母亲的追悼会上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和怀念,这都集中体现了 “慈母”形象和“孝道”精神。而作为开国元勋的朱德在文中所体现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吴伯萧的散文《灯笼》中描述的照亮黑夜的“纱灯”,村头高挑着的“红灯”,翠羽流苏的“宫灯”,还有寄托在灯笼上的青春和想象,唤起读者心中对灯笼的遐想和对传统灯笼文化的好奇。还有刘成章笔下那热烈豪情的安塞腰鼓,那“元气淋漓的后生”,那“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让读者在粗犷、豪放的陕北“腰鼓文化”中体会到了“奇伟磅礴”的精神力量。
很多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缺少德育教育,没有文化底蕴,其实散文里蕴含的是经过作家沉淀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不管是慈母形象和孝道文化,还是中国共产党勇于反抗压迫、开拓新的发展道路的精神,亦或是“灯笼文化”和传统民俗舞蹈“安塞腰鼓”,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精神力量。散文是让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散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散文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结语: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独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借助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散文教学变得更生动别致,能够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深挖散文的理论意义和人文价值,让学生“活学”、“活用”。教师也应该在散文教学中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目的,通过散文教学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精神上获得更大成长。用核心素养“助力”散文课堂,可以让学生从学知识转变为学能力,从学课本转变为学做人,散文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必将使散文教学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D]. 余登燕.伊犁师范学院 2018
[2]孙小芳.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05.
[3]朱心薇.结构、情感与语言:散文教学“三要素”——以《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8(05):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