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激学”实施初中生物学科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作者:王美芹
[导读] 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摘要: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才能使学习成为一种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思维,才能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以趣激学;提高;生物教学;效率

       
        在生物课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新课程理念不强,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为主的被动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使学生经常处于被动认知的接受状态,从而导致课堂沉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无乐趣可言,于是他们也就逐渐失去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何谈教学效率的提高。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当学生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整个学习积极起来,使学习成为一种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不断推陈出新,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施有效教学。现我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谈谈本人浅见。
        1 明确目的,激发学习欲望。
        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农、林、医的基础,人们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它。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微观上,以细胞工程、遗传工程等代表的生物工程将有突破性的发展;在宏观上,由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耗费,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新的病毒变异等因素越来越困扰着人们,生物学知识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将生物学列为高科技研究发展重点。当代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都希望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力军,无生物知识便等于无稽之谈。通过生物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白学习生物知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未来世纪解决人类许多问题的迫切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力。
        2 尊重自尊心和树立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欲望和获得成功的渴望。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分层学习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调动每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学习的甜头。

赞可夫说过“赞美如阳光”,教学中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一般来说,对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教师会自觉不自觉去关注,而对边缘的学生,教师就可能会忽视和藐视,然而边缘生更需要教师的欣赏,所以教师更要俯下身来,多走近和关心这部分学生,平时要善于挖掘、捕捉学生点滴的智慧火花、情感火花、德性火花,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赞美,使他们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使其自尊心都得到尊重,自信心得到增强,从而产生学习动力。
        3 以疑激趣,启迪思维
        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就是说做学问最怕没有疑问,有了疑问才能够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限,提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所以教师也要及时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和质疑。我在生物教学中,根据实际教学需要,以疑问、设问、反问等多种形式,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时,学生提出:“老师,地球如果没有细菌会怎样?”在学习动、植物的区别时,学生提出:“如果动物细胞有液泡、细胞壁、叶绿体会是什么情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的水分又怎么能从下面的根流上去了呢?”等等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教师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才会知道个中原因,在学生思维出现卡壳时,教师才引导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在我的课堂上,经常会有智慧的火花碰撞,使学生在思考、争辩中理解生物学中抽象的和易混淆的知识。
        4 灵活运用教法,丰富教学形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全新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生为本,以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目标,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特点,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模式进行。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的培养,而要让学生在愉快心境下接受知识,不仅仅靠“问题”的设置,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展示、形象化的语言等。另外在教学中,只要课外能找到的道具都可以带入课堂,让学生亲自感知和体验,如学习根系时展示水稻与棉花的根,讲述软体动物时,展示河蚌,认识珍珠层和外套膜等。教师在展示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体验,既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学到了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5 寓生活于生物课堂教学中
        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把生活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乐趣。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各种生物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生物知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我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经常带领学生走近生活,走近大自然,组织学生到校园观察各种植物,走近农田进行土壤酸碱度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如在学习“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时,我引导学生将思维发散到古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解释,造成此种现象主要是何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我把语文学科知识与生物学科融合起来,不仅进行了学科渗透,也拉近学生与生物学科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探究的欲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贺立莉.以趣激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08(26):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