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作者:吕忠林
[导读] 体育教学是高校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课,学习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动作
        摘要:体育教学是高校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课,学习体育运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体育运动的练习方法及避免运动损伤的常识,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这样就间接了完成了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但是,尽管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由于到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与体育教学设定的最终目标实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问题;改革
        1高校体育改革的意义
        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康社会体系的健全,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到了其他产业的行列中。使得体育在社会中变成了必需品。在衡量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掌握了体育技能和拥有健康的体育意识成为标准之一。为了培养社会人员的健康意识,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并且适当降低单位员工工作环境的压力,必须有机结合生活形式,对体育项目做出整改。其中,在高校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重点内容是把高校娱乐-训练一体化的体育课程为引导单元。由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市场,国家主导的竞技体育项目占比将会逐渐变小,高校将会成为高水平体育竞技培养场所的代表。因此,日后的体育选手无论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都得通过高校灵活筛选。
        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过于注重体育技术训练,缺乏理论课程指导
        虽然体育教学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育技术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们也应认识到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培养“专业体育人才”,而是注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当下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掌握,缺乏针对性的体育理论课程指导,从而严重限制了体育教学作用发挥。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体育理论、保健知识的指导,从而在体育锻炼中很难做到有的放矢,这并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效果提升。
        2.2忽略学生个体化差异,没有做好因材施教
        高校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受先天或后天种种因素影响,因此在身体客观条件、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方面,只有充分考虑这种个体差异性,而不是选择“一刀切”方式,才能仍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然而当下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没有做好因材施教,致使学生因一些客观因素影响,难以达到体育教学要求,没有通过体育考核,这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未来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时,仍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与考核标准,从而有效保障体育教学的公平工作合理性,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水平。
        2.3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不足,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各种智能信息设备的普及与应用,为各行各业工作开展均带来了非常大的变革,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如今依托于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很多信息技术也应用于在教育行业中,从而打破了教学时间、空间限制,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推动了现代教育发展。然而当下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依然存在教学信息化水平不足问题,体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力度依然较为薄弱,在体育技术教学方面,仍然是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为主,整个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而且由于教师演示次数有限,一些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把握住诀窍,从而限制了学生学习效果提升。因此在未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仍需要教师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的重视程度,充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


        3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对对策
        3.1做好体育教学技术性指导与理论教学的平衡
        针对当下体育教学“重技术训练,轻理论知识指导”的现状,在未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可以结合当下学生需求实际与高校体育教育目标,注重引入相关体育理论知识课程,做到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与技术实践教学并重,有效提升学生锻炼效果。比如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设“营养与健康”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运动技术教学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健康和营养知识教学,从而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加良好的指导,在受伤时,学生也能够利用健康与营养相关知识学会“自救”,正确做好伤口处理,更好的保护自己。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多都没有进行健康与营养课程开设。但当下随着各种疫病不时出现,比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高校作为一个人口分布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爆发疫情,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相应学校管理者也意识到了学生的健康维护和营养保障问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习的同时,还应主动学习有关的健康维护的相关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2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
        在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观念的“革新”,在教学方面摒弃以往“一刀切”的思想,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体育教学方式,以学生个人情感体验为基础,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中的“材”具体是指学生客观具备的身体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有所收获,培养学生体育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参与积极性。在具体落实方面,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指的是身体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B层学生指的是身体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这一层数占大多数学生,C层学生指的是先天体弱或后天导致身体残疾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教师也应在体育教学中教授一些有关体育保健的知识,并针对这些学生,专门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从而让他们也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他们的身体免疫力。针对A层学生,教师应在教学要求的基础之上,适当增加体育教学的深度,提高对他们的要求,更加注重加强对体育技能专业性指导,从而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及身体素养能够更上一层楼。
        3.3运用信息技术设备,丰富高校体育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当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更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后续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入各种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做好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引导体育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中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也应提高认识,通过自我学习,熟练掌握一些智能设备,并将其真正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比如高校体育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录制技术,将体育动作标准示范录制成微课视频,通过QQ群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体育动作,让学生在课下也能享受到体育教师“面对面”教学指导。又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智能设备,比如利用计步器和心率监视器,监控学生运动状态,更好的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步调与心率,还可以借助视频投影仪,来向学生展示体育标准动作微不可察的细节,加深学生对体育动作的理解,有效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水平。
        4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尊重其主体地位,着力发展其创新能力和思辨意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陆,韦绍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2(2):99-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