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作者:刘凤霞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行业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深入,“双师型”教师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强,越来越成为中职院校发展的骨干力量,而其专业化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职院校保持发展活力,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培养和建设,多方着手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办学水平的提高,培养高质量人才,擦亮专业品牌。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中职院校
        引言
        “双师型”教师发起于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属于中职教育领域内一种特殊教师类型。同时,“双师型”教师作为中职教育实质的典型体现,成为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其培养目标,即专业化目标取向如何,都直接关系“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水平。时下,国内对于“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多是聚焦于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零碎论述,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地方院校,都缺乏对“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统一认可,本文即针对国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提出“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的理性标准。
        1“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概况。
        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建设示范性中职大学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以来,学者们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问题达成了共识。1998年教育部针对我国中职教育提出了“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中职教育,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01年11月,全国中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于天津召开,进一步扩大了中职高专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网络体系。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中职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提升中职院校师资建设水平,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中职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进一步指出了应该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国家的重视,使“双师型”师资队伍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2中职院校教师的发展现状
        2.1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中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来自于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依旧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有一部分是聘请的企业人员。年轻教师尤其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们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大学期间疏于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出现短板;而对于从企业来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训练,教师基本功以及师范技能方面存在很大欠缺,没有精炼的课堂讲授语言,对于课堂的组织和整体把握不够,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够恰当,对于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责任心不强。
        2.2重科研、轻应用
        与普通高校相比,中职院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但在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标准上,却基本一致。评价标准依旧重点考核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在客观上倾向于普通院校教师,中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虽具有特殊性,但并未得到政策的倾斜,反而被放置在同一评价标准上。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为其自身生存发展,遂随着评价标准转移,转而放弃“专业教学、实践操作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集中精力完成论文撰写等科研工作指标,也因此忽略了“双师型”的要求。
        2.3公众对于中职教育存在歧视
        虽然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不可否认传统的子女教育观念尤其是抛开实际盲目执着于普通教育的观念依旧影响着对中职教育的看法,还是得不到公众们应有的尊重。


        3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要求及发展出路
        3.1强化教师自我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除去必要的外界支持和扶助,归根结底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因此,中职院校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督促和激励“双师型”教师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中职素养,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督促“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励机制必不可少。通常激励机制大致有职称评定和经济支持两个方面。中职院校应该予以重视,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对于“双师型”教师自身而言,应该首先在思想上确立发展的观念。在技术发达时代,人的能力的发展一定要超越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使用技术改造世界。教师专业学习途径较多,可以从网络平台、行业经验、文本理论等方面进行学习。就目前形势而言,网络平台是一个典型的智慧库,几乎所有可知的知识经验都得以在网络中找寻到。行业经验是累积的财富,它蕴含了诸多宝贵的技术技巧和方法窍门,极大的丰富了知识文本所不曾注意到的方面,对于“双师型”教师而言,是必须重视学习的经验财富。而同行的交流,无疑将能够更为快捷的促进其能力的提高。总之,“双师型”教师自身的专业提升,应该利用所有可以学习的路径,借助国家政策和院校规定,实现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2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是以强化专业技能为重点,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学校要定期举办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会,通过交流会使教师了解现实生产技术,了解实际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及其相关生产技能。教师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及需要的生产技能改变自己的教育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定期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演,让专业教师参加,使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另外,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定期选派教师与企业进行交换顶岗实习。通过校办工厂的实践,使得培训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加深,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3学校教育与培养路径
        教师的培养,尤其是专业化教师的培养,学校是主要基地。然而,多年来中职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反思、去讨论。迄今为止,我国国内专门的中职技术师范类高校屈指可数,培养的专业化人才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中职院校的人才需求,这是造成“双师型”教师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这类高校,教材的科学性、教学模式的针对性、教师的专业性、教学实践的先进性等,也没有及时地与技术更新接轨。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说,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解决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问题,积极整合中职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建立中职师范类高校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人才机制。可以试行“4+3”或者“4+3+2”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出复合型“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人才。也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采取培养高校、中职院校、生产企业三元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三方资源,共同合作,培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人才。从中职院校来说,要主动对接中职师范类高校,提供人才需求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内部人才挖潜,通过“老带新”等方式提升现有专业教师“双师型”专业化发展水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队伍。
        结语
        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教师发展乃至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它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娴熟,技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引领中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责任。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热烈进行、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中职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左彦鹏.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 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
        [3] 龚婷婷.浙江省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和优化对策[D].浙江工业大学,2009.
        [4] 刘翔,武晓慧,刘珺琛,张爱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7):109-110.
        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课题 课题编号:JZY17106项目名称:“双师型”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