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期   作者:刘曾琼
[导读]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广泛应用性等三大特点,对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弱的学生来讲理解难度较大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和广泛应用性等三大特点,对理解能力差、抽象思维弱的学生来讲理解难度较大,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再加上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更是让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基于此,本文以小学数学课程为例,探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途径
        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和生理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有必要在这个阶段加强数学教学工作力度和质量,以期能促进学生成长,推动数学教学工作正常进度。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做好某件事情的重要前提,因此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成为了笔者的教学重点之一。
        如,在学习《分数乘法》一课内容时,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问题:一袋面包重十分之三千克,要求学生计算三袋面包的重量?虽然是一道简单的问题,但因为学生刚刚接触分数乘法,在列算式、计算上不太熟悉,因此产生了困惑感。基于此,笔者将这一道问题融入到了教学情境中:一天,小明跟自己的妈妈去超市采购,恰好遇到面包打折,于是决定买几袋回家。考虑到家中有三口人,因此妈妈买了三袋面包,已知一袋面包重十分之三千克,请问妈妈要买回家的面包总重量是多少?因为这个问题充满了生活化气息,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也激发了大家探究的兴致。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生活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问题,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而要想让古老的数学科学重新焕发出原有的魅力,不仅需要教师创新教法,还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
        在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笔者不仅借助绘本和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直观、想象、生动地感知减法的魅力,还教授学生“做减法想加法”的计算技巧,如,在计算12-5=?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转化了思想,先是思考5+?=12,之后得知7这个数字。经过一度时间的练习后,同学们已经熟悉了这一种计算方式,能解答基本的问题,因此很高兴。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感觉计算很麻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没有更加简便的算法?同学们敢于质疑、大胆思考的行为受到了笔者的表扬。基于此,笔者又教授了其它的方式,那就是用“破十法”或“凑十法”求差,具体算法如下:12-5=2+(10-5)=7。因为学生们对十以内的加减计算比较熟悉,所以这一方法一经提出就收到了大家的欢迎。
        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教师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创新了教法,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质疑,以期能为数学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三、引导学生关注实际
        数学学科来源于生活,也用于指导生活实际,因此与生活关系密切。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能够从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或者从教材中找到生活的影子,还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因素,活化数学知识。
        在学习《简易方程》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在多媒体多屏幕上展示了多道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解答方式,如下所示:
        x-2=8
        2x+4=10
        5y=20
        5a+3=18
        虽然已经学习了各种数字运算方式,但是如何求出方程中蕴含的未知数的数值对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见此情景,笔者先是为学生们讲解了什么叫做等量代换,即用一种能量代替与它相等的一种能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方法;之后,笔者列举了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大家的理解,如曹冲秤象的故事,一个西瓜和10个苹果的重量,跷跷板游戏等。当然,笔者还为大家示范了简易方程的计算方式,启迪了大家的思维。就这样,在思考和模仿中,同学们解答了导入环节中的问题,熟悉了解答简易方程的步骤。
        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了等量代换的思想,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了解了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鼓励学生不断前进
        能正视学生的差异,能接受学生的失败并鼓励学生不断前进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此班上的同学们尽管遇到艰难险阻,也能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如,学习《认识图形(二)》一课时,笔者直接拿着一叠纸走上讲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见此情景,笔者和班长将这些纸张发放给每位学生并邀请同学们参与到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中。笔者先是问道:大家手中的纸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们回答,是长方形的。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们把它折叠一下,叠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多余的长方形用剪刀剪掉。还是在笔者的指示下,同学们用圆规画出了圆形并将纸剪成了圆形,随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出现在同学们的手中,也帮助大家认识到各种图形。在此过程中,有些学生一不小心剪错了一点,形成一个新的形状,笔者立即把这个新图形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询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图形。错误的操作不仅使学生们学到了新图形,还顾及了操作失误的学生的心情,给学生前进的动力。
        综上,为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上几条教学手段,以期能为教师同仁们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赵玉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
        [2]李学平.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