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文言文知识,使学生真正了解文言文中的内容,我们需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从了解背景知识、解读文中字句、思考文章主题等方面探讨在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主题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了解文言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汇的含义,更需要让学生了解该文言文的背景知识。在此文章中,我们以《劝学》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使学生充分了解文言文知识。
一、了解背景知识
由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文言文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这些文章也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需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知识,使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我在教授学生《劝学》一课内容时,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了相应的背景知识。此课教学中,我对学生表示:“《劝学》这篇文章出自《荀子》,里面的言论代表着荀子对于学习的认识。这篇文章是荀子在作为祭酒的时候所写的。祭酒是当时齐国稷下学宫所设立的最高长官。而荀子曾经三为祭酒,因此其便需要思考学生受业求学的问题。这篇文章便是荀子为稷下学宫中的学生所写的内容。”通过我为学生讲授《劝学》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便使学生了解到了这篇文言文的由来。之后,我也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篇文章的背景知识,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到:荀子认为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而这篇文章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也正证明了荀子的主张。从学生对于背景知识的了解过程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学生对于文言文背景知识的认识,有助于其对文言文内容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因此,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通过让学生对文言文中的背景知识进行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解读文中字句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教学,还可以通过为学生解读文中字句的方式实现。文言文中有许多文字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相差甚远,帮助学生解读文言文中的字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知识和信息,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言文中所表达思想的深刻认识。
如,在《劝学》一课中,我便为学生解读了文言文中的字句。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自己对照课下的注释对文中的字句进行解读,当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再为学生进行补充。其中有学生对于“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句话中的整体内容不太理解,于是我便为学生进行解释说:“招,就是招手的意思。臂是指手臂。呼,也就是喊的意思,疾,是声音宏大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够看得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却能够听得更加清楚。这两句话都是在为后面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句话做铺垫。”通过为学生解读文中的字句,便使学生了解了文中不同语句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上掌握文言文的不同含义,使学生能够对这些不同的文言文内容进行翻译,并了解其写作的目的。
三、思考文章主题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文章主题,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的主题思想,由此便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解读文言文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文言文的主题思想进行思考,并促进学生能够从文言文中获得启发。
如,在《劝学》一课教学完成后,我让学生思考自己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内容。有的学生说:“我们要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够逐渐成长,并且要善于借助外物,多发现外物的优势,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加强。还要在学习的时候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变自己的不足而进行学习,要认识到学习对于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坚持不懈,在学习中一点点地克服困难,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从学生的表述中,便可以看出,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且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与认识也非常深刻。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充分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文章的思想对其自身的学习思想与学习行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见,这一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今后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便也可运用这一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了解背景知识、解读文中字句、思考文章主题等方面教授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掌握文言文的写作背景,以及文章的内涵,这样学生也能够从对文言文内容的解读中,充分了解文言文的写作主题。
参考文献:
[1]俞裕雯.先学后教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55.
[2]陈军.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方法[J].甘肃教育,2018(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