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许多老师在提高学生高效阅读的教学方面倍感乏力。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课程备案以及自读与讨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高效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而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多数学生对这项基本能力掌握的水平明显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速度慢和阅读效果差三个方面。无论是课改前的旧教材还是现今所应有的新教材,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选自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其在内容、主题、语言、技巧等方面都值得学生深入研究和学习。但是初中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并没有从这些名篇中有所感悟,内容、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学习与提高更是无从谈起。究其原因,这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无关系。提高学生的高效阅读,先从教师的教学开始。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利用好和这位“老师”的关系,让它对教学发挥出其辅助作用。在引进兴趣之前,先要了解学生自己的兴趣所在,进而进行巧妙的嫁接,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其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还应当不断地渗透一些新奇的知识,从而更深一步地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渴望。
例如,在了解学生对动物的兴趣之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阅读郑振铎的《猫》、梁实秋的《鸟》以及蒲松龄的《狼》等文章,并让同学们在阅读后谈一谈自己和宠物之间的有趣故事以及自己对宠物的情感有哪些。在同学们讲述完毕之后,老师再将学生的趣事和文章故事相对比,将学生对动物的情感和作者对动物的情感做衔接,看看学生自己和作者之间有哪些异同,进而拉近学生与课文、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阅读蒲松龄的《狼》之后,老师可以借此向学生讲述作者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及其作品成就,激发学生阅读《聊斋志异》的兴趣。同时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多挖掘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共同之处,比如考试成绩不好等,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2、做足充分的课前准备
老师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丰富而深厚的专业知识。因为课本只是死板的教材,而能够把教材讲“活”,把知识串联并传输给学生的却是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部分教师认为“一把教参在手,便可横行三尺讲台”,这种认识不能当真。教师在课下不仅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作品的精髓,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还要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对课文所能衍生的文学知识进行延伸,从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对语文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诸葛亮《诫子书》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的作者介绍、课文翻译、文章讲解等内容之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索这篇文章的结构,如诸葛亮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告诉孩子修身的方法是什么,求学的方法是什么,对孩子行为要求又是什么。了解了文章的写作结构,也就清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不仅有益于学生背诵课文,而且学生也掌握了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对自己应当如何修身、如何求学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在学生对作者、文章及文章脉络形成了解并产生兴趣之后,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课下阅读诸葛亮的另一篇短文—《诫外甥书》,拓展学生课下阅读量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再次从作者的文章中学习修身、求学的方法。
3、自读与讨论相结合教学
正如上文所说,教材教参都是死物,教师要用“活”的方法将“死”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否则只停留在初步的阅读层面。阅读与高效阅读之间的差别往往就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面。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式,即应该怎样读文章,重点应该读哪些内容等。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日常阅读效率和效果,而且对于学生的文章写作也大有裨益。具体而言,阅读要以学生自读为主,同时要结合讨论。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首先要让学生通读,通读两遍之后,老师要安排阅读要求,即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分别说出自己的答案。在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脉络结构之后再次抛出问题,背影是谁的背影,他的背影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重点写父亲买橘子的过程,为什么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文章的重点段落是那一段,第2、3自然段能不能去掉,为什么等。随着问题的抛出,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发现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暗含着如此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再向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并加以讨论。
语文阅读教学既简且难,简单的是学生都能够阅读课文,但是对于理解课文、剖析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却难有成效。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课程备案,同时加上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的向学生渗透,逐步提高学生的高效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炜宏.浅议初中语文高效阅读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20):30-31.
[2] 刘文英.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