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期   作者:谢炳言
[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
        摘   要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交通流量低、堵车造成不准时、速度慢、环境污染较大等系列问题,因此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充分分析城市轨道现状,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趋势
1.引言                  
        虽然轨道交通具有准时、安全、便捷、环保等优点,但过去由于建设费用高、技术的限制和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较为缓慢。大多数城市虽然意识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规划轨道交通时仍然较为被动,当出现城市交通长期拥堵的情况后才开展轨道交通的规划。但是,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设技术、施工技术、运营技术、列车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为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的优势逐渐显著,各个城市对轨道交通越来越重视。
        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分工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检测、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在我国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快领域技术的升级并且寻找新的突破口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2]。本文充分分析城市轨道现状,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方向。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及不足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普遍较晚,1965年北京开始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研究、规划,相比欧洲国家较为落后。目前,我国城市铁路的建设已经拓展到了大多数的主要城市,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城市铁路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轨道交通的研究[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存在以下主要不足之处。              
2.1 建设强度高、风险大
        一是城市铁路项目总体建设强度高,建设储备和在流动资金不足,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增加了铁路运行安全风险。同时,某些地方的城市铁路建设与绩效息息相关,建设规划仅侧重于建设速度和规模,缩短前期项目的准备时间和建设周期,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运行安全水平。另外,施工过程中的设计状况使施工更加困难,无法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系数。
2.2 总体规划有待完善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轨道交通由于前期的总体规划不足,导致运营压力过高或客运量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各种公共交通方式的管理差异,难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其他运输工具建设有效地联系起来,这也浪费了一些运输资源。目前,我国的综合交通规划理念还有待完善,前瞻性研究有所欠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因此难以在全市范围内发展和谐的公共交通系统。
2.3 融资模式不成熟                                  
        由于大多数城市轨道建设基金是政府基金,因此地方政府承受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目前,大多数铁路运输投资依赖于土地销售收入和基于政府信誉的融资贷款,这给铁路运输融资带来了巨大的债务风险。同时,地铁+业主的模式存在很多障碍,限制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收益和土地规划的分配。此外,如果不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特许经营制度就很难获得行政许可并且不受法律保护。当前,中国的铁路建设大部分是政府项目,其融资方式还不成熟,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因此无法有效融资。同时,没有有效的铁路运营方式激励机制,这使得运营和维护变得困难,也难以产生有益的利益。


3.多元化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现场智能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究深入和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向着多元化方向在发展,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加强交通形态塑造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轨道向高端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高质量服务以及一流的品牌价值为轨道交通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新途径。沿着这条新途径加速铁路运输发展时,就需要利用轨道交通及其用户需求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          
因此,为加快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强交通形态的塑造,就需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我们城市的塑造能力,主要是以下方面:第一,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对于市民生活的影响能力,加强对公共交通的塑造,尽力形成一种多元化、智能化、一体化的产业生态模式;第二,加强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研究探讨,形成城市内、城市间完美配合的交通衔接模式,满足城市的多元、多态发展需求,同时也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3.2 强化轨道交通质量                             
        根据党的十九大最新指示,建设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的相关要求,各大城市应加快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尽早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加快前瞻性研究,确保轨道交通规划满足未来近期、中期、长期的出行需求,以此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各产业效率,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向努力:第一,需要借助交通运输智能化服务和网络化联动,为轨道交通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第二,需要强化投资风险控制,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和引导需求;第三,需要推动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共同保护、环境协同治理等。
同时,运输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变化和深度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的转型与发展加快了运输服务业的发展,以及空间结构调整、技术设备更新、规则调整和格式创新的发展进步。因此,需要寻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核心领导,也就是具有塑造交通模式能力的轨道交通必将占据核心位置。融合发展催生了新的运输服务模式,同时,凭借运输枢纽、大型运输服务网络、大型工业发展平台、大型运输渠道、全服务产业链的发展,将形成一种新的商业合作模式。
3.3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近年来,中国的运输服务一直局限于各种运输方式下的服务组织,缺乏有效的整体组织,减缓了运输服务的创新速度,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进步,同时也阻碍了运输服务业和价值链的发展。为了实现在第十九届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倡导的将中国产业从全球价值链中部提升到全球价值链顶端的战略目标,中国必须改变轨道交通行业的现状。在创新的运输服务产业链的带动下,运输模式的生产组织、合理有效的硬件连接以及服务的实现贯穿整个过程,同时需要加速运输服务方法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升级。通过加强不同运输方式和铁路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发展,规模经济将加速运输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从而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设技术、施工技术、运营技术、列车质量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为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的优势逐渐显著,各个城市对轨道交通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也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尹欣彤.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技风, 2017(15):265-265.
[2]王继宇. “互联网+”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6).
[3]马宇. 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解析[J]. 现代交际, 2016(21):248-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