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 DEA 模型的南皮县王寺镇总体规划效益评价

发表时间:2020/4/3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期   作者:李浩
[导读] 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与超效率DEA模型
        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中的CCR模型与超效率DEA模型,以08版王寺镇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土地利用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本地区的发展阶段和用地特点,对王寺镇2008版总体规划近十年来的实施效益,纵向进行定量的分析与评价。改善之前以主观定性与单指标分析等评价方法,为即将到来的下一版本总体规划作出有效客观的指导,提升镇区社会经济活力。结果表明王寺镇08版总体规划实施至今,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产业规模效应逐渐形成,用地分配较为合理,但由于客观原因其中某些年有偏颇发展现象,部分年份土地和经济投入冗余,规划末期城镇发展速度变缓。最后结合王寺镇土地利用实际状况,从调整三产结构,合理土地分配利用,加强土地集约化进程3个方面提出下一版总体规划的方向性建议,以实现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空间和良好社会经济的向往。

        关键字:DEA模型 总体规划 效益评价

        十九大之后,我国正式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要成功实现乡村振兴就一定要有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很多地区正处于上一版总体规划到期,下一版总体规划编制期间,笔者认为对于前版总体规划的正确评价是下版总规的良好开端。目前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总体规划编制进行评价,但过去对之前版本的总体规划评价多为定性分析和单指标分析,较容易出现判断偏差。近年来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凭借多指标输入输出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并表现突出,现引入总体规划效益评价体系中。以王寺镇为例,结合现有镇区统计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规模收益分析,对王寺镇近十年来总体规划效益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当地发展情况并指导下版总规,进而以期启发并指导今后其它总体规划评价。
1.研究区域概况
        王寺镇地处河北省南皮县域中东部。位于21世纪环渤海经济带中,身处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区附近。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实现和雄安新区的逐渐建立,给当地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乡域内过境交通丰富,潜力巨大。有京沪高速公路、104国道、正港路(省道302)及沧宁路(也称乌寨路、省道285);正在谋划建设中的连接河北省中南部的两条交通大动脉——邯黄铁路(邯郸—黄骅)、邯港高速公路(邯郸—黄骅港)在镇域中部穿过,在本县境内并留有出入口,未来机遇明显。

2.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2.1评价方法的选择
2.1.1 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一个新的交织范畴,它是由美国著名学家A.Charnes和W. W. Coope等人于1978年创立并提出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相比于传统的评价方法,DEA法使用数学模型,对多输入多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DMU,即研究对象)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以权重为变量,采用最优化方法内定权重,减少主观性影响,可以对专家评价法的缺点进行一定程度弥补。对于某些非有效决策单元还可以利用“投影原理”作出相应调整的方向与数量的调整,对未来进行指导。因此,选择DEA法来评价总体规划,具有不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可直接进行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等优点。
2.2评价指标的选取与数据处理
2.2.1指标选取
要对总体规划实施效率进行评价,就要考虑到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变化,考虑到指标的定量化采集和DEA模型的特点,所以本文将输入指标选定土地,资本投入与劳动力。其中土地指标以建成区面积表示。资本投入以为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劳动者数量分别以一二三产从业人数表示。输出指标选择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以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一二三产的产值表示。
2.2.2数据处理
(1)数据来源为2008-2017年《南皮县年鉴》及相关资料整理。具体数据见表2。
   
(2)王寺镇总体规划效益DEA评价
  由于DEA方法中的CCR模型的局限性,过多的评价指标会导致在分析过程中导致过多的决策单元被认定有效,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因此决策单元的个数应大于评价指标的两倍。但因为资料的有限性和总体规划的时效性,只能选取08年以来近十年的资料,即在决策单元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应分组对总体规划不同方面进行DEA评价,从而获取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现将王寺镇各个年份的情况作为决策单元,分别将评价指标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面的评价。

第一组将各产业劳动力人数和各产业产值分为一组评价指标,说明在08版总规下经济方面各产业用地的规模与发展效率(见表3)。
第二组将固定资产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民收入,建成区面积分为一组评价指标,说明社会方面农民生活改善效率(见表4)。
第三组将所有评价指标同时纳入模型,利用超效率DEA模型进行排名,整体反映08版总体规划的效益(见表5)。
3.评价结果分析
3.1经济产业用地规模和发展效率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王寺镇2008版总体规划实施十年来,2009,2010,2011和2017年的经济产业用地规模投入是DEA有效的。其他年份均为DEA非有效,即有投入冗余。我们从产业用地,投入劳动力等方面来试分析其原因。
就近十年整体情况看,产业规模效益逐渐形成,呈逐年递增态势。但近些年来增速放缓,符合经济新常态的现实情况。期间每年近乎都出现了某些问题。假设在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分析,2009,2012和2016年一二三产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冗余值均为0,即没有冗余投入,但其规模效益不足1。
2009年初由于总体规划刚刚形成,规划实施情况较差,导致规模效率为0.94,原规划的产业用地虽然集中但是由于在规划初期没能及时实施,导致当时产业规模效率不足,反应出在总体规划执行力度方面的不足。2016年由于镇区西侧开发区的建立,少部分产业外迁打破了原有平衡的规模效率,导致该年规模效益略为降低约为0.988虽接近1但未能达到DEA有效。2012年由于领导换届选举,对总体规划的控制力不足未能有效如期实施,导致规模效率下降。2013-2015年期间也未能达到DEA有效。2013年一产二产产值和三产就业人数冗余,说明投入了过多的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上影响了一二产业的发展,之后进行产业劳动力人口调整,人口自发,政府扶持下劳动力逐渐转向二三产业,但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2014,2015年反向影响了第二产业发展,经过三年的调整最终于2016年逐渐完成部分人口转型达到劳动力投入平衡。
由上版本总体规划未能预料到西侧开发区的建立,将工业简单因为风向集中安排于镇区东侧(如图2),所以2014年之后加之第二产业企业西迁追赶活力点,劳动力资源和产业资本投入有所流失,对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影响仍然较大。
结合表2不难发现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截至2015年,由于国家对农业的更加重视,对耕地农田的保护,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农业人口有小规模的回升。尽管如此,当地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增速。虽然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降低,但由于农业现代化和观光农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发展仍然在继续。

3.2社会方面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效率

                               
        从表4中不难看出2008-2017年期间2008,2009,2012和2014,2015,2017年均达到了DEA有效,而2010,2011,2013,2016均未能实现DEA有效。社会方面总体的效率呈下降状态,其中2011,2013,2016均为规模效益递减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和农民年收入基本保证稳步增长。2010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多,导致了DEA指数无效,次年收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数目但由于建成区出现冗余,即建设规模过大导致了规模效益递减的情况发生。2013年情况有所改善,建成区面积出现冗余但较前年降低,但是DEA无效状态,规模效益仍然处于规模递减状况下。2016年由于政策利好,大量项目涌入镇区,但由于镇区产业规模有限,固定资产投入出现冗余,同时建成区面积也出现冗余,使由于2016年兴建了独立小区一座但由于手续问题,造成建成区面积冗余。
4.结论
(1)2008版总体规划趋近于合理,十年来能较好地指引当地发展,整体来说属于DEA有效镇。但由于其对未来十年之后的形势预测不足,导致规划末期对当地的控制力减弱,发展速度放缓。
(2)除2013,2016年外,土地要素投入要素较为合理,与发展形势无较大出入。各产业用地和劳动力投入较为稳定,但由于2013-2015年度劳动力人口盲目转型,形成了三年的盲目转型期,导致劳动力和产业用地投入冗余,延缓当地发展。这类意外告诫之后总体规划在修订时要明确产业转型的时机的幅度。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产业转型,切忌盲目转型。
(3)近些年,随着镇区西侧开发区建立,逐渐吸收了一部分本地产业,为应对此类产业流失现象,应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出台利好政策吸引产业(或开发区溢出产业)进入当地,弥补产业流失,维持发展当地良好的产业规模效应。
(4)一般性质村镇二三产业逐渐接替第一产业,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不应抛弃和忽视第一产业的重要性和经济增长点。也不应该大量人口涌入二三产业造成投入冗余反作用于当地发展。应重点结合第一产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朱红梅,陈云,谭洁,刘庆,谭雪兰.基于DEA模型的长沙市城市用地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02):11-13
[2] 李娟,李建强,吉中贵,陈海军,魏晋.基于超 D E A 模型的成都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黄金碧,冯长春.基于DEA模型优化的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11):75-80.
[4]王筱明,郑新奇.数据包络分析在城市土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0(1):48-51]
[5]沧州市统计局.《南皮县统计年鉴2008-2017》[Z]2008-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