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志旻 上海市育才中学 上海 201801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想数学课堂生动活泼,教师需融情感入教学之中,努力开发数学情感艺术资源。数学老师就是数学王国的导游,引导同学逐步学会欣赏数学美,发现数学美,提高数学文化和素养,以美启智,以美育人。重视数学教学中的情感艺术,才能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情服人。
【关键词】教学艺术 情感渗透 数学美 个体差异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54-01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过分追求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缺少了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数学课堂总给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从数字到符号,无情感可言。但好的老师一个具体问题,一个问题的美妙联想,一个概念的恰当比喻,一个智慧的玩笑,一个生动的幽默,都能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数学的文化里所包含的太多情感艺术。学生亲其师,包涵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因素,当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数学课时,你既达到师生感情融洽,又达到“信其道”的境界。所以学芝以情感投入数学学习之中。下面谈谈几种个人常用的教学艺术手法。
一 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导游”艺术
学生对那些文学书籍爱不释手,是因为文学作品中的情节生动,悬念迭出,故能引人入胜,但数学知识虽是逻辑思维,刻板图形,但只要方法得当,同样会发掘无穷魅力,让学生在数学天地留连忘返。在家中做数学作业,看数学书,也津津乐道,也眉飞色舞。这说明他也被你带进了数学天地。数学家陈景润在攻克世界难题《歌德巴赫猜想》时,一个国家的数学研究员,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斗空之中,潜心研究,乐此不疲,何原因也?因为他也在游历数学天地。不过他游的地方同样有数学的仙山琼阁,有摘取老林人参,有探寻冰山雪莲。这种数学境界,有数学文的美妙,有数学的魅力。学生有无兴趣,那就看导游者的水平了。
数学几何曲线同样美仑美奂,令人称奇。几何图形体现动态形态美,代数式运算法则存在着对偶,化繁为简的美。但我们必须不断去揭示数学美,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有自己独到见解,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放任”艺木
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和策划者,营造一个自然、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学生自我的风采和魅力。著名学者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学生正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时期,处在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教育作为学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任务。,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培养,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然是知识点的落实,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但根据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个性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彰显。因此,在数学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解题的能力、收集整理学习信息、掌握新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互助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要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整体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举出不同类型公式解法时,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渗透”艺术
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无声的教育,它需要融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例如幂函数y=xα种类多难记,但随α的变化而引起质变。我们可对此作点评,由于幂函数由负到正,由小到大多次量变到质的过程,由于数学是以图形和数量关系揭示现实世界本质属性,有些同学不交作业或抄作业,对作业中错误不及时订正,必将量变到质学不好数学。又比如锻炼总认为浪费时间,长期下去,会使体质量变到质,从而体质下降,影响学习,体形不美。这种一箭双雕,比平时说教要好。融艺术于数学内容之中,收益于课堂之外。
四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心处听惊雷——“激励”艺术
对看似平淡枯燥繁杂困难的数学内容,创设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教学情景,能使教学不断出现智慧的火花、思维的涟漪,化无声为有声,对课堂气氛起调节作用。例如直线方程中倾斜角与斜率关系是极易出错。当,k就掉进“万丈深渊”,但这k仍不屈不掘坚持爬起,虽负但不断随α从到π变大而增,这不论身处顺境逆境,始终不断前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精心设计的针对某种概念的小片段,可提教学效果,对学生有激励教育作用。
五 意志坚如钢,度量大似海—— “莫言”艺术
培养高中生数学学习意志,是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较大、综合性强与应用性强等特点,导致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的现象,积极地开发其非智力因素以实现内驱积极学习的教学策略。所谓解题意志,就是面对数学题目中所出现的难点,能积极地调动个人的思考习惯、良好的解题方法与不服输的精神,积极对题目展开针对性的思考并予以解决的意识与能力。学数学是意志力的挑战,要使学生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学生微小的进步,耐心等待思维火花和灵感,留足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听课之后总觉得不到满足,就只能自己去学。对学生平日答疑,不必直接告诉答案,问清思路,找准存在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开出处方,指点关键迷津。
六 一根筷子易折断 十根筷子硬如铁——“合作”艺术
数学在信息社会中的用途急剧增加,重要原因之一是数学能够用非常简明的方式,经济有效地、精确地来表达和交流思想,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数学交流的要求日益增高,因此在数学教育中,数学交流的重要性也应该得到重视。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 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 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精神呢? 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时, 从学生的学习内容、 学习方式、 学习时空、 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在为学生搭起合作交流的平台、 并在注重学生有效合作交流技能的训练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数学课中应不失时机培养合作意识,用好数学交流平台。交流内容一般是选择所学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方式有课内讨论交流和课外研究集中交流。教师既当导演又当主持人,针对不同的观点及时给予评价。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着力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
参考文献:
文卫星《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