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月   作者:王丽娟
[导读] “微课”是一种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构建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找准和落实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学科教师值得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王丽娟    湖北省当阳市实验小学  湖北  当阳  444100
【摘要】“微课”是一种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构建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找准和落实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学科教师值得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微课资源   深度融合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3-021-02

       “微课”一词是伴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名词的出现而出现的又一新的名词,它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微课”之微是指内容少、时间短;“微课”之课是指以教学为目的的一堂课或者一门课。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的全过程。微课的特点主要是服务于自主学习,兼顾移动学习;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针对某一知识重点和难点,主题突出,设计合理;以教学视频为主,包含多个学习资源;学习时间不长,一般在3-10分钟左右。实践证明,微课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能完全改变和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更为重要的是微课的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所以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带动学科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提高,促进专业发展和成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发展。为此,本文拟就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谈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微课应用教学策略。
       1、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构建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三种模式。
       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以及优质微课资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提炼和总结微课资源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以及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当前小学课堂教学现状,通过行动研究,构建微课设计与制作模式、微课教学应用模式、微课资源库建设模式:为促进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有效保障。三种模式结构图如下:
       1、微课设计与制作模式:
       2、微课教学应用模式:
       3、资源库建设模式:
       上述三种模式分别从微课设计、资源素材、制作工具与制作方法和过程,从微课在教学中应用的类型、原则、方法;从校本微课资源建设的模式、方法和途经,以及开展微课教学应用活动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坚持应用驱动,促进深度融合是构建三种模式的基本思路。实践证明,微课”的设计、制作、应用必须着眼于解决课堂教学中师生教与学的难点、疑点问题,这种应用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出新的应用要求,实现融合创新应用。也就是要从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出发,以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目的,促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通过聚焦信息技术和微课资源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和网络空间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发现和寻找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使学生学习方式便捷化、学习支持个性化,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学习结果,真正体现融合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撑作用。
       2、聚焦课堂教学应用,找准和落实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2.1用于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将课前制作好的微课在课堂播放,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形象化情境,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旅程,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直切主题:“同学们,今天数学小精灵要带着我们解决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请你认真观看,寻找有价值的信息。”随后就播放微课:数学小精灵首先登场,跟现场的学生打招呼,然后逐一介绍六个小朋友出场,视频中的每个小朋友手里有两个气球,最后数学小精灵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从我们身上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这样,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创设了乘法学习的情境,用微课把枯燥的内容制作成动感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微视频,实现抽象知识形象化,再通过微视频与虚拟的小伙伴“数学小精灵”互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学”因子,实现自觉探讨、自主学习。
       2.2用于重难点的突破。 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需要教师设计出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悟知识的内涵,才能理解,这样的教学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被学生所厌倦,而应用微课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首先解决“两端要栽”问题,还可以通过图片的方式让学生知道“间隔”的含义是什么。另外,微课还能够将比较难的问题转变为简单易懂的问题,把例题通过简单的线段图呈现出来,三个点形成两个段,四个点形成三个段,让学生明白点要比线多一个类似这样的道理。最后结合现实问题,将道路看作线段,小树看作线段之间的点,从而学生可以明白种树过程中,棵树要比棵树之间的线段多一个。明白了这个规律,例题中的各种小问题便容易得到答案,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升,通过逐步探索的方式学习和掌握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
       2.3、用于课后复习和知识拓展。 将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拓展环节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后复习环节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及时观看,以便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巩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绝大多数家庭已经拥有了网络设备,指导学生对家中的网络设备进行合理应用,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圆柱的体积》一课后,教师在课后指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几何知识,分析圆柱体积的相关概念,将一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表现出难以有效运用立体空间相关知识的问题,对微课内容进行优化。指导学生进行课后复习,通过设置具体实物展示环节,让学生借助实物了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也提升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又如,在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时,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微视频上传到班级群共享,预设新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微课自主探究进行解决,学生既感受了其中传授的系列学习方法,又拓宽自我的知识认知范畴,最终实现自我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将微课资源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于微课主题明确、短小精悍、占用资源容量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可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随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又可以根据班内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调整,增减学习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因此,将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以微课促进教学方式变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