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作者:窦燕露
[导读]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朗读可以说是占据着语文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朗读能力的好坏与否,也影响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因为,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还能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中心,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本篇文章简要探究一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育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有效的解决。

窦燕露   重庆市武隆区后坪苗族土家族乡鱼子小学校
【摘要】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朗读可以说是占据着语文学习的很大一部分,朗读能力的好坏与否,也影响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因为,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印象,还能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中心,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情感。所以,本篇文章简要探究一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育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261-01

        朗读可能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都很简单,但朗读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将文章读出来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是读文章,而是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的人文情怀和作者丰富细腻内心情感。所以,针对现在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老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把文章读出来,还要提高学生在朗读上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能够发表自己不同看法和见解。把握好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当今教育时代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在进行朗读教学时,有很多老师都还不明确朗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往往把朗读当成课上教学的一个小小插曲,能少读就少读,甚至把它当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去读。学生自己朗读,老师便无法对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加以指导,从而导致朗读教学效果甚微;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朗读缺少有效的评价,现在有大部分老师已经注意到了朗读对一个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切实的教学中,老师对于学生朗读的评价就显得过于单薄,往往都是几个词循环往复的用在每个学生身上,缺少细致的评价,没有真正的找出学生在朗读中的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在课上的朗读时间有限,老师更加注重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完成,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朗读上缺乏有效的指导等问题都是导致朗读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二、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去朗读,培养朗读兴趣
        为了响应新课标的要求,更加高效的完成朗读教学任务,把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朗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要求老师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都能给学生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去朗读文章,让学生在长久的朗读中,领悟到朗读特有的魅力,并且让学生在朗读中将自己和作者感情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印象和认识。


就比如说,老师在让学生朗读《松鼠》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拿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让学生朗读过程中标记出文章中的着重语句或者段落,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同时,真真切切的的体会到作者对松鼠的感情,由此把握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
        三、模范作用很重要,老师要对文章进行示范性阅读
        我们知道,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年级越小的孩子,越会在平时的学习中去模仿老师。所以,学生朗读能力能否提高,关键在于老师是否在了课堂上起到了一个关键的模范带头作用,小学生的年龄普遍都比较小,他们的知识量还不是很丰富,在朗读文章时,经常会出现断句不准确、咬字不清楚、无法掌握作者的感情以及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调和语速去朗读文章。所以,老师要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和主要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示范性朗读,进而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带领,进一步激发对朗读的热情,从而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会。如果老师在朗读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动作,此时学生在朗读时可能也会加入老师的动作,这样能够更加声情并茂的朗读文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文章中获得快乐,感受朗读的独特魅力。
        四、灵活性进行朗读,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现在一大部分老师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主导作用,渐渐的把课堂教给学生。不在拘泥于原有的朗读方式,而是在朗读教学中,根据文章作者的写作特点,文章的内容进行更加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多样的朗读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踊跃参加到朗读活动中,还能在朗读中激发出学生的情感。多样化的朗读方式,只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归纳总结的。老师除了采用开火车方式、男女分开朗读的方式、小组进行朗读的模式之外,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式朗读方式对文章进行朗读,老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对文章进行朗读,不仅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文章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例如在《学会看病》这一课中,老师可以朗读文中的母亲角色,点名让一个学生朗读文章中儿子的角色,其余的学生,可以轮番读旁白。通过这样的朗读方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朗读活动中,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朗读效果。
        结束语
        结合上面所阐述的,关于现在教育背景下朗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们知道,相较于传统的课上朗读方式,在新课标不断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模式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不得不说,现如今这样的朗读方式,在培养小学生朗读习惯上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成就。与此同时,因为朗读占用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导致课堂上课时间明显不足,学生无法获得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在为学生提供充足朗读时间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课程知识,由此来保证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桂杰.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4):45.
[2]黄玉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19):105.
[3]王志颖.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2):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