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导航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作者:苏桂肖
[导读] 课外阅读教学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抓住课外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本文立足于小学现状,从培养兴趣入手,并适时调控阅读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让阅读伴随学生终身成长。
苏桂肖    百色市逸夫小学
【摘要】课外阅读教学是课内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只有抓住课外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本文立足于小学现状,从培养兴趣入手,并适时调控阅读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让阅读伴随学生终身成长。
【关键字】培养兴趣;调控内容;指导方法;坚持阅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99-02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叶圣陶先生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可见阅读是学生打好汉语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让他们走进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去博览群书,锻炼思维,陶冶情操?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情况,谈谈怎样有效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阅读的持久性,提高阅读兴趣。
        特别是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我们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依照学段的特点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因此老师首先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教师要加深对推荐图书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机动性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在推荐书时老师不光熟知图书内容,更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游刃有余。而且没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A.推荐方式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高年级学生指导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的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B.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方式的机动性相结合,统一推荐和分散推荐相结合。C.教师在推荐过程中,还有必要的指导和技巧。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住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学生的榜样。
        三、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如果能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不光使低所级学生感受到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加生活乐趣,而且高段学生也完全起到了“标兵”作用。


        比如:我给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提供舒适的阅读场所
        广泛阅读,先要了解书籍来源问题。我们向学生推荐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书,并注意可读性,尽量使读物的难度跟学生的能力相适应,这样学生看书就有兴趣。提供一个好的阅读场所,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同舒适相联系,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恶。学校静谧阅览室都是很好的阅读环境。
        五、进行阅读指导,注重学习的实效性
        1.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当前,在学生中存在两种情况:一些学生只注重课堂学习,
        课外不看书或极少看书和报刊。而一些学生完全沉湎于课外书中,不重视课内学习。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健康的。大家知道,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扩展,要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
        例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学了《寓言两则》就可指导学生看《中外寓言故事》丛书,学了《猴王出世》可以指导学生看《西游记》,学了《草船借箭》就可以指导学生看《三过演义》,这样就会协调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2.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课外阅读范围很广,形式多样,内容不同,有的坏书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教育他们要有选择的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
        3.让学生花费一定时间进行阅读
        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年青时每天在阅览室就要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为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教师的指导重点要统一,方式要灵活
        课外阅读是不在教师直接帮助下的阅读,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学生阅读态度、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因学生情趣不一,自学时间的差异,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也要随之而变。我们可以采取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开展讨论会,交流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体会、评论等。
        唐代诗人杜甫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明确指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英国的文学大师莎士比亚也曾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人生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中有探索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这些以成为人类的共识。《新课程标准》也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生重要的起步阶段,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个阶段,让学生学会阅读、喜爱阅读,为今后精彩的人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