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爱”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作者:王帼萍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小学语文课程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

王帼萍    四川省平昌县福申小学  四川  平昌  6364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以及探究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小学语文课程课堂教学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探索;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爱”的融合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65-01

        1.农村教育思想的不足和改变策略
        在农村,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存在教育教学思想严重不足的问题:
        1.1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够新奇: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弱且不专业,部分学校、教师对教育教学不重视,教学方法单调、陈旧,不符合素质发展的教学规律,传授方式单一、缺乏思想感情和爱国内容。
        1.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积极:被动学习心态,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由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缺乏求知欲和进取心。
        1.3社会、家庭、学生三者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影片和书籍,会使一些思想抵抗力差的孩子容易上当,加之不少家庭文化素质低,不但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还指使孩子去做,影响了其他学生。
        1.4改变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集体意识、荣辱意识、社会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抓好“养育”教育,使小学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抱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同时全面开展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之间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2.新课程改革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
        在方式上注重自主性与实践性,在方法上着眼于开放性和综合性:社会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作为在一线高教学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既要当“专家”,又要当“同行”;既要当“家长”,又要当“老师”;既要当“知己”,又要当“学生”——这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理论赋予我们的时代责任和历史荣耀,是符合现时代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完成教育新型、人才培养大业的重大课题,最为关键的是,造就新一代撑起社会发展脊梁的栋梁之才;更需说明的是,《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进一步学习、理解、探索,是我们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呼的真切感受与最高境界。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正确认识自尊自重,具有适时性、针对性以及教育性,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和魅力,以往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视为单纯的客体、接收器,不重视学生的参与,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具有“等级差别”,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要求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待”,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超前思维、独立人格以及创新意识,“在知识的多少上,教师就是教师;在学习的氛围里,师生是相互朋友”,使学生感觉到学校是个大家庭、具有友爱、伴有温暖,从而热爱学校、教师和同学。
        3.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
        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十分重要也十分复杂,要突出综合性的目标,语文综合性的理解极为可观,既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有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还有对思想感情的陶冶与升华,因此,语文教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不易;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综合性还指与其他学科的关联,也有与社会、自然、科学的综合,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互相促进与发展;能够把课内与课外的互相连接、互相融合、互相贯通也不容易,但是,只要教师精心指导,其发展变化就不会难以攀登。
        3.1在学生的智能方面,虽已有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仍有很大距离(这是迈向素质教育轨道的思考之一);
        3.2就教育教学本身而言,教材是研究者编写的,过于“细致”,远离国计民生,存在深奥难懂、回避热点话题等问题(这是制约素质发展的思考之二);
        3.3学生知识结构的失衡;由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环境的学生,全面发展、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迅速实现(这是阻碍建设高效课堂的思考之三);
        3.4没有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以及科学基础,实现高效课堂的实施就是一句空话(这是造成实施高效课堂的思考之四)。
        4.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也是“沙里淘金”的方式方法;为了今后精确地运用和发挥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成果,探索实际上就是寻找最佳的工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了解自我、了解学生、了解课本的基础上,把通过探索总结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运用于实际教学,即可获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是必然规律。对于创新,我则浅显地认为应从三个方面讨论:
        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论书本知识、教学参考或网络资料,都属于理论范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详细掌握了就應该付诸于实践。如何付诸于实践呢?我认为是“立足于课堂,延伸与课外;掌握好理论,运用于社会”。
        4.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极力强调、遵循,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理论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搞好设计与思考,跟进、发现以前没有觉悟的领域,在自主开放的基础上,得到能力的培养、水平的提高。
        4.3写作与爱好相结合:真正热爱写作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把所学知识用来指导写作,那么他的写作一定很优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