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作者:潘宏
[导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科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比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潘宏     浙江省杭州市京都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科学实验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比掌握具体的科学知识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键词】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54-02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最能体现科学课的特点。完整的实验教学过程是由教师提供材料或者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在教师的组织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制订计划,自己设计实验过程,亲历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但现实教学中并非都能如上所述,很多因素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准备不充分
        1.以讲解代替实验
        小学科学教师许多为兼职教师,习惯于书面备好课就去上课,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仅仅关注科学知识,认为做实验要作太多准备,太麻烦,上完课后只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就可以了。纸上谈兵式的“讲实验”,跳过过程直奔结果,忽略了学生形成结论的丰富过程,把现成的讲解奉送给学生,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2.以视频替代实验
        科学教学参考书后附有一张光盘,光盘中的许多内容的确有参考价值,但也有一些教师利用光盘,只让学生看实验,认为看过了学生就掌握了,把看实验等同于做实验。长此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技能的培养、科学思维的训练只是一句空话。
        3.材料准备比较随意
        一些教师没有把准备材料作为备课的一部分,在上课之前往往不提早准备材料,临上课了赶紧找材料,能找多少算多少,也不管够不够用,能不能用,材料的结构性不强,随意现象比较普遍。
        4.不事先做一遍
        一些教师准备好了材料,却不事先做一遍,因此教师自己对实验操作的步骤、实验操作的要点不清楚,不能给学生明确的指导和演示,给学生提实验要求提不到点子上,到学生实验时一旦出现实验失败或失真等不尽人意的现象,就让学生停下来,换一种材料重新做过,或者直接告诉学生做出来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怎样的。
        (二)实验教学效果不佳
        1.实验指导无力
        一些课堂上,往往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教师一个劲地讲解实验要求,学生却已偷偷地在动手了,根本没听清教师在讲什么,虽然教师一再强调必须认真听清要求再动手,但这已阻止不了部分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导致实验出现混乱的场面,有的学生甚至是在“玩实验” 而不是做实验。学生的活动仅仅停留在“形体”上动起来,没有在“思维”上动起来。
        2.合作探究低效
        小组合作是科学实验探究时常用的方法,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表面看小组合作很热闹,其实从小组实验、小组汇报、小组交流到全班交流,学生都比较自由散漫。某个学生在汇报时其余学生不会倾听,自顾自地摆弄实验器材,或随意交谈,合作学习没有成效。
        3.目标达成模糊
        在教学时,一些教师没有把目标“放在眼里”,只是较多地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环节的创新,实验的成功,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让很多教学环节成了表演,成了摆设,失去了上课的最重要意义。
        二、问题原因的分析
        1.教学条件差,硬件设施缺乏,难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首先,大部分学校缺少实验室,里面设备简陋,许多都是不能正常使用的摆设,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实验室。


其次实验器材缺乏,更新换代太慢,实验仪器的配备与现行教材的内容难以配套,更何况许多实验材料实验室是没有的。
        2.教师的实验意识淡薄,素质参差不齐
        现任的小学科学教师普遍为师范专业出身,没有科学专业的学习经历,且多数小学科学教师为半路出家,甚至可以说是边学边教,造成了目前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极为匮乏,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的现象。教师比较关注考试科目,不少教师认为做不做实验一个样,只要“讲实验”、“画实验”,让学生“听实验”、“背实验”,通过期末的测试就可以了。
        3.学生缺乏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欲望
        在上实验课时没有高素质的实验教师的指导,学生缺乏目的性,甚至是为了好玩,课堂上随意、散漫,每次辛辛苦苦上课下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不到培养,收效甚微。久而久之,教师和学生对实验课就抛之于脑后了。
        三、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
        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了实验材料准备的重要性。材料是教学的基础,教师演示材料可以展示科学实验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科学实验现象。而这些现象是能够揭示科学概念的。因此,教师要关注材料。选择什么样的材料、选择哪些材料、准备多少数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是必须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是指向概念的还是容易引起学生无关注意的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和充分的思考。只有实验材料准备充足,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走进科学实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亲自动手操作、从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结论,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其探究创新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在课堂教学中不随意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保护学生对问题回答正确与否的积极性。在回答错误或探究得出错误结论时,教师要允许学生再思考、再探究,以创设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把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作为让学生主动探究的突破口。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关注实验探究过程
        在实验教学中,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解释到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评价,都可以使学生受到其中无处不渗透着的科学精神的陶冶,同时,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我们以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评价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经常思考类似下述的一些问题:得出结论的证据是否充足?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和规律?如果如有不符,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有无改进实验设计的可能性?能否试着得出比教材中所叙述的更多的结论?将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同其他组进行交流和比较时,看是否同其他组的结论或得出结论的具体过程相同?如果有不同的地方,有无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只有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落实到每节实验课,通过教师的率先垂范,严格要求,通过学生着意、领悟、模仿和体会,点点滴滴、潜移默化,才能形成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行为习惯。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准备工作与探究活动全部在课堂上完成。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灵活的方式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探究活动得到延续。科学教材中许多内容都需要准备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可能全由教师帮助准备。我们可以发动家长与学生一起准备材料,为学生的观察提供实物。很多实验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做。让家长成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和助手,这样实验既容易成功又安全。有些实验在学校无法完成,课堂上的研究也是不完整的,要想全面观察、了解某一事物,还需课后的继续研究。如《养蚕》一课,从蚕的出生到结茧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实验不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于是,白天,让学生把蚕带到学校里来,一起给它们喂桑叶,一起观察,傍晚由学生带回家照顾。如果是农村小学就更好,农村的家长们有着丰富的养蚕经验,家长可以教孩子怎样养蚕,有的家庭还是养蚕专业户。可以说,家庭能为学生的观察研究提供实实在在的观察对象,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开放式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宝贵的空间。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应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利用已有资源,扬长避短,着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