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地把握每位学生之间存在着的差异,适当地运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独立学习的情境,使学生结合以往的经验对情境中的语言知识进行自主地建构,既要注重提高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的成绩,也要加强对基础差的学生内心体验的重视,合理地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促进班内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初中英语课堂;应用策略
目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以往专制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运用同一种方法来对待班内所有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和学习差异,导致过高的期望严重骗过你超出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实际能力,阻碍了初中生英语综合技能的有效发展。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探索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做到照顾学生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使学生的成绩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根据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学生分层,发展学生的英语兴趣
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无论是兴趣倾向还是接收知识的能力,不管是接收知识的方式还是原有的基础,这些方面的差异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直接地影响作用,这也是有些学生学得快、有些学生学得慢的根本原因。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所有学生上英语课的热情,教师要根据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参照学生近期时间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将其分为领悟能力强、有一定提升空间以及基础较为薄弱三个层次,便于促进处于相似水平的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教师将对英语语言知识领取能力较强、对全篇英文有着较强的语感的学生分为优等生,这类学生在遇到英语难题时总会主动地向老师询问,保持着较浓厚的学习热情;将英语成绩中等、内部还有上升空间的学生分为中等生,这类学生虽然当前的英语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心中有着一定信心;将英语基础差、缺乏交流的学生分为学困生,这类学生的英语学习障碍最多,英语成绩也非常不理想,上课的时候对一些语言知识点很难听懂。
二、针对文本分层设计不同难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为了能够让处于每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在把握某单元中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根据问题的难度决定让哪个层次的学生来作答,给所有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努力逐渐寻找到正确的答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共同的提升。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即可以在课文中直接找出答案的就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优先回答,考虑到该层次学生的内心感受,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功体验,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
例如,教师针对比较浅显易懂、陌生单词比较少的段落,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边朗读英语原文,一边对照着相应的问题寻找答案;对于篇幅较长的段落,包含一些陌生单词和复杂句型的,要求中层学生进行朗读,并给学生留出思考问题的时间,使其通过自己的分析找出答案;对于难度较大、就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要求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将段落通读,在对其进行全篇翻译,最后通过综合性地分析找出答案,以此来提升全体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三、在进行课外阅读辅导时分层设计,增强学生的英语技能
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辅导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便于教师更好地检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技巧、语法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优化的意见、做出一些有启发性的指导,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教师针对性地辅导,使学生查漏补缺,逐步增强初中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例如,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在课外阅读辅导时应该适当地提升阅读训练的难度,使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阅读训练促进他们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拓展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对于中等生来说,教师就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总结在阅读中遇到的语言知识;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就要向学生渗透更多的基础语言知识,帮助学生找到阅读过程中的困难,建立攻克阅读难关的信心。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要严格地遵循分层教学的理念,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和学习水平,创设丰富的语言情境,分层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和相关任务,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应难度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逐步地开掘每位学生内在的英语潜能,让处于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提升学生学英语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扶月.新课改下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89.
[2]王梦雯.试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201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