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   作者:杨合义
[导读]

杨合义    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柳树沟小学  湖北  恩施  445033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98-01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这样,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要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他们非常渴望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关心他们,也非常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生们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听他的课,就喜欢听他的话。所以,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抑扬顿挫的语气、热情的赞语,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我就用手抚摸一下学生的头或翘一翘大拇指以示赞许。这时学生们因得到认可而更加认真倾听,久而久之,在老师暖暖爱意的牵引下,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1)让学生轮当小老师,在竞争中培养。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并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特别的棒。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讲得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
        (2)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自由发言,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的活动,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认真倾听。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习惯之一。实践证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审错题意无非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漫不经心,题目没看完,不加思索,就按自己的印象完事;二是抓不住关键词语,造成了感知的错觉;三是对题目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也就是信息与问题没有有机的结合。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读题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题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认真读题。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读题时要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语句读通,把题目读顺。读题时最好用笔指着题目的每一个字慢慢地读,这样就可以减少漏读和加读的情况。尤其是要做到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清晰地了解题目所描述的过程、现象,再现题目意境,从而获得正确的、必要的信息,对题目所讲的内容有一个总括的了解。
        2.抓住关键词反复推敲。
        在审题中,对于题目中的重点数学术语可以重读、反复读,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些重点术语是理清数量关系的重要桥梁。比如看到“多”或“少”等重点术语就要想到谁跟谁比、谁大谁小、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或是求相差数。又如看到“倍”就要找出谁是谁的几倍,题目中是把谁看作是“一倍数”、谁看作是“几倍数”等等。用这样的方法审题,不仅把题意真正弄清楚了,而且题目里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也就显而易见了。
        3.联系生活实际,学会思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学生学知识往往浮于表面,而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说明一点,学生脱离了生活实际去思考数学问题,那怎么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实践证明,数学与生活越贴近,学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鸣,越有利于数学知识的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抓住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地思考。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学生对表面积误理解为不论什么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只要是求表面积那就是六个面的总面积。因此,下面题目的教学:方形雨管横截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每节雨管长2米。做25节这样的雨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我就亲自做了一节雨管,让学生们观察:你发现这个雨管与我们认识的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立刻发现这个雨管上下各少一个面。我接着问:你能说出理由吗?学生回答:因为雨管是用来排水的,所以雨管上下各少一个面。那一节雨管用的铁皮数该怎样算?从这道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要善于观察周边的事物,做个生活有心人。要透过生活情境去解决实际问题,唯有这样才能学会思考。
        三、培养学生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养成自主思维的习惯
        数学知识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新知识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所学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学生的认知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鉴于此,每教一个新知识点,要引导学生自主梳理与该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点,从旧知识的梳理中自然迁移到新知识的认知,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网络、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时,我先展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回顾、总结单式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反映一组数据表示数量的多少、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变化趋势。然后引出新知:我们前面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都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情况,我们今天来认识两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对比单式和复式有何异同。再引导学生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两组数据数量的变化趋势并且便于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如此一来,通过温故而知新,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和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