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创新教育策略的优化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   作者:柯琼华
[导读] 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也是人思维的一种固有属性。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拟从师生关系、心理障碍、学法指导、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柯琼华    湖北省芭蕉侗族乡柳树沟小学  湖北  恩施  445033
【摘要】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在的潜力,也是人思维的一种固有属性。教学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引导创新实践,把知识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拟从师生关系、心理障碍、学法指导、实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小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87-01

        恩格斯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而小学阶段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都知道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便是创新思维。拥有了奇妙的创新思维,便拥有了很好的创意;有了很好的创意,便拥有了很好的发明。我想小学科学是以科学素质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是重点。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营造创新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科学家的各种发明创造,对社会的飞速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合理、巧妙地利用中外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讲解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白现在生活中应用的电器均离不开爱迪生的发明,使学生从小立志向科学家学习,平时留心观察事物,勤于动手,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轻松自由的,才会表现出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那种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状态,要以一种和蔼可亲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轻松愉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积极鼓励和评价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在课堂上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掌握创新思维的钥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疑”才能有“思”,只有“思”才能有创新。所以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敢于向权威挑战。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能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能嘲笑、讽刺,更应该耐心引导。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其提问的积极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设计一些小故事、趣味性强的游戏、魔术、创意等,激发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



        如在学习“热空气”这个内容时,出示一个自制的“热气球”(热气球可以用保鲜袋代替),当点燃“热气球”下面的酒精灯时,“热气球”鼓起来了,这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测:当气球释放时会怎样?真的吗?当热气球飞起来时,学生的兴趣顿时高涨,议论纷纷。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热气球为什么会飞?”“是什么力量让它飞起来的?” “它能飞多高?” “怎样才能让它飞的时间更长一点?”……通过观察、讨论,唤起了学生探索、想象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从而也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法。
        三、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1.课内实验。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创新性实验,通过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让灯亮起来》一课中,学生要做的第一个实验是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教师给学生出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同学们认真思考、热烈讨论,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了灯的特点是“两根藤儿牵”,为下面做实验起到了提示作用。两根藤儿向何处牵,灯才亮呢?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电灯发光、台灯发光、节日彩灯发光、交通信号灯发光等,提问:我们生活中有各种电灯,可以使我们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你能利用上面的实验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能有几种方法?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动手做起实验。这样通过学生的自由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外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教学内容,每周开展一次“小制作”“小发明”等科学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身边的材料》一课,让学生对自己带的物品仔细观察,分析它们各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最后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制作主题,利用手中的材料创作一件作品。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这一任务可以延伸到课后让学生完成。由于时间灵活,学生在课外还可以很方便地利用他需要的各种材料,因此可以创作出各种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此外,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能让学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传统科学课堂多是教师在落实所谓知识点,学生埋头做好密密麻麻的随堂笔记。教师只是将课程内容强制传授给学生,并不能够取得任何显著性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起不到任何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新课程标准更加突出的是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本身的探索研究欲望,才能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力军,使他们能够自主对学习内容深入思考,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进自身的实际生活,在自主探索中全面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神奇的指南针》章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磁铁知识,教师可以进行遥控小汽车展示,将长形磁铁用布料包起来,在靠近小汽车因排斥或吸引达到前进后退的效果。教师为何能够这么操作自如,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原因所在,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磁铁的基本属性。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更要积极采取策略,或营造氛围,或评价鼓励,或启发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深入地培养创新思维,力求实现在发现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寻得新的发现,在发现和探究中逐渐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曹先玲,陈秀文.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9):69-70.
[2]王朝鸿.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59-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