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之道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月   作者:齐涛
[导读]

齐涛   淳化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7112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44-01

        全面的阅读教学观,对阅读教学模式的深刻理解以及教师良好的执教能力是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道”,而怎样解读文本、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进行阅读策略培养和怎样设计教学活动等都属于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术”的层面的事情。笔者认为,在“道”的层面上正本清源,深化认识,强化素质是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先决条件。
        1、教师要树立全面的阅读教学观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篇章来获取并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课堂操作上主要是教授词汇,讲解语法,翻译句子。知识学习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听讲,课堂气氛沉闷。这严重忽视了语义的整体理解,忽略了对篇章结构、信息内容及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学习和培养。
        人教社张献臣在人教版新教材培训时提到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发展阅读技能,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写作技能,培养阅读兴趣(reading for information,reading for developing reading skills,reading for learning the language,reading for developing writing skills,reading for pleasure)。
        葛炳芳提出了“综合阅读教学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学习(精读或泛读),获取话题信息,体验文本内涵,获得语言技能,丰富语言知识,提升文化意识,体验文化价值,应用学习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英语阅读教学综合视野的理论,以“为内容而读,为思维而教,为语言而学”和“体验阅读过程感受策略应用”为核心理念,强调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而有侧重的过程。
        2016年《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中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发展目标理论框架,教师要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运用获得的语言知识及技能来领悟隐藏在文本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态度、批判地吸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以此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建构新概念、体现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总体上来讲,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逐渐呈现出综合化、素养化,“语文化”特点,英语阅读教学在坚持工具性性质的基础上,人文性更加突出,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不断加强。
        2、深化理解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段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整个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按照阶段学习目标的不同,将阅读教学过程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的一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是在外语学习理论、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技巧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根据已有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去推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知心理学把读者所拥有的这类知识归纳为图式知识。库克认为,图式知识是人的头脑中先存的知识或背景知识。这就是说图式知识需要被激活,激活后,它将主动参与到对新知识的理解中,与新知识融合后形成更新的知识。在“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中,利用“阅读前”阶段激活学生图式知识为阅读和理解短文做好准备。
        阅读教学是阅读语篇的教学。Halliday认为,语篇是“任何口头或书面的表示完整语义的篇章”。从语篇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语篇作用于语境中,具有语义连贯、意义统一的特点。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对语篇整体分析为目的教学活动。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学习。宏观认知结构分析是通过研究语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和作者写作意图。微观认知结构分析研究句法衔接手段、句子功能等细节,使阅读者更加透彻理解作者思想。“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的“阅读中”阶段正是培养语篇意识的最佳时机。
        在外语学习理论中,输入输出理论为阅读教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提出,语言输入的难度必须是在学习者现有基础上稍难一点,即i+1;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的、相关的、有趣的;输入量必须是足够的。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说(output hypothesis)认为,输出能使学习者认识到学习中的不足;输出能检验学习者的认知假设;输出能促进语言表达的流利性。输入与输出对学习者都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语言的习得。输入—吸收—整合—输出,学习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不断进步的。“阅读前”阶段通过扫清语言障碍,激活背景知识,使阅读输入成为可理解输入。“阅读中”阶段是学生信息提取、加工,不断“吸收整合”的过程。最后,通过“阅读后”阶段的输出活动,检验学习结果,完成一个学习过程。
        3、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高驾驭阅读教学的能力
        首先,教师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人生信仰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阅读教学必须基于教师充分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对“真、善、美”的判断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行修养形成。教师必须用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成人成材。其次,教师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丰厚渊博的专业修养才能展现英语学科自身的专业魅力,才能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走向学科发展的纵深。很难想象,自身都没有读过几本英文原著的教师,能带领学生感受阅读文本的语言之美,思想之美。再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并积极投入教学研究,更好地改进和服务教学。最后,教师要有时代感---与时俱进。学校自身的独立环境决定了教师职业的封闭性。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思想僵化,行为保守,这和思维活跃、追新求异的学生会格格不入。所以,教师要对新技术、新思想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把它们整合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阅读、实践和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能素养的根本途径,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高质量的根本保障。因此,英语教师要以全面的阅读观为引领,深刻理解阅读教学具体操作模式背后的科学依据,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深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让学生成为更好的阅读者从而成为更好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志玲.“三段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11).
[2].何峰. 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探讨[J].英语学习(教师版), 2017 (3): 55-58.
[3].俞建军.初中英语词汇处理在三段式阅读教学中的策略探究[J]. 理论研究, 201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作者:齐涛  教育硕士 英语学科教学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