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1期   作者:靳生福
[导读] 纵观这些年来的教育现状,新课改的推崇使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在渐渐地变化着。
        摘要:纵观这些年来的教育现状,新课改的推崇使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也在渐渐地变化着。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始进入课堂辅助教学,其中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与现实紧紧相连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把学习环境变成生活环境,让学生对课堂充满亲切感,该方法的使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具有许多有效应用。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激发共鸣;深化理解;引导实践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习的意识、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课上极其容易走神、听课的精力不易长时间集中,这个年龄的学生通常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才愿意听教师讲课。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及学习能力,教师一定要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法之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与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同时,贴近现实的数学知识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共鸣
        数学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必考的课程,从启蒙时期的识数到高年级的学习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在一个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是以教师位于主体地位的教学,课堂气氛死板沉重,教学效率低。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生活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实际进行教学的,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不会使学生学习时感到陌生,在课堂上可以有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例如,在教授《找规律》这一节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楼下随手拍了几张学校花坛的照片,在课上进行了投影。照片中的花朵有红色和粉色,呈条状地排列着。我让学生观察照片,并谈一谈有什么规律。照片的直观性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的学习热情立刻被点燃了。许多学生抢着回答“花朵第一列是红色,第二列是粉色,第三列是红色......”,由一张照片引入了新课,我准备的教具几乎都是学生在平时常见的,因此很容易就能够发现规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共鸣。
        二、深化学生知识理解
        生活化教学法要求教师面向学生创建生活情景,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

事实上,大多数学问题都来自于现实,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选择学生乐于探索的情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许多教师认为创设情景浪费课堂时间,不如直接使用教材进行教学。但是,学生直接利用教材学习很容易对知识理解不够深入,而具体的情景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知识,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这一节时,虽然百分数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数学名词,但在日常中处处都有百分数,这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当我向学生介绍了百分数的含义后,思考能力稍弱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我以常见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我在备课时准备了几句带有百分数的话让学生理解,比如:“我国人口数量占世界人口的22%”、“我们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等,这些在平时常见的语句与枯燥的数学定义不同,相比之下,前者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每个人学习的目的都不是为了参加考试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为了提高自我的能力,帮助个人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比如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所学的知识几乎都在社会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应过于功利化,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进行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方面。如此以来,教师应采用生活化教学法,该方法来自于生活,也回馈于生活,能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时,这一节的知识涉及到许多现实中的应用问题,因此在课堂上我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在课上我先向学生讲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帮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加深印象。接着,我使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日常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进行一一的演示,每个问题的下面都有配图。比如:“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长200米,高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类问题。学生阅读完题后通过浏览配图,能够在脑海里迅速构建空间模型,将所考察的数学知识从文字中抽离出来,进而快速准确的进行作答。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使用方面中一定要灵活选择,要善于引导,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共鸣。备课时,教师要选择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并把符合教材的实例带入课堂,从而利用此种方法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
        [2]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