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及防治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作者:王明超
[导读] 摘要:当下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农村建设、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甚至水利工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枣庄中联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当下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就是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农村建设、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甚至水利工程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很多混凝土将结构在应用或者是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这种裂缝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外观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以下对浅谈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及防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引言
        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量在我国逐年增长,这在促进了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的同时商品混凝土质量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究其根源多是由于混凝土从生产到施工的过程不是统一协调和管理,当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及裂缝缺陷时,混凝土的供需双方往往说不清原因、理不清责任。
        1商品混凝土裂缝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商品混凝土的裂缝分为宏观裂缝以及微观裂缝两大类。就微观裂缝而言,其属于商品混凝土中肉眼看不到、不连贯并且内部固有的一种裂缝,微观裂缝的宽度通常都在0.05mm以下,当钢筋混凝土构建设计荷载值大于实际所承受的荷载的情况下,这种微观的裂缝并不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威胁。而宏观的商品混凝土裂缝其实根本上就是微观裂缝所演变而来的,通常裂缝宽度都在0.05mm以上,并且能够通过肉眼观察看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十分常见。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些宽度小于0.3mm的混凝土裂缝进行观察,其不再进行扩展则说明裂缝属于无害,当裂缝的宽度达到0.3mm以上的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对裂缝进行必要的处理,避免工程整体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2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分析
        2.1温度因素
        建筑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沥青料,粗细集料等构成,这些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特性,外部环境温度高低变化过大,混凝土材料会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形变,加大混凝土内部结构内应力,当内应力超出材料荷载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即产生。而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水泥材料散热过快而混凝土散热速度较慢,这一过程也伴随有内外结构温差,进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2.2塑性裂缝
        首先,刚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可塑性较好,此时,混凝土骨料颗粒因比重较大或是受到钢筋、预埋件等局部阻碍而出现不均匀沉降、水分上移,从而导致竖向体积变小而出现塑性沉降裂缝。其次,新搅拌后的混凝土并处于可塑状态时,因养护措施不到位而受到风吹日晒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外表面水分散失较快,体积急剧收缩而出现深度较浅且长短不一的非连贯塑性收缩裂缝。另外,在混凝土仍处于可塑状态时,因支架沉降、模板变形或是外界扰动等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裂缝。
        2.3现场因素
        一是建筑施工现场地基处理不当,如地基基础土质欠佳、地基出现渗水或有冻土存在时,极大概率会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受力上的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此外,混凝土具备流动性强及坍落度大的特点,在泵送混凝土环节,因泵送条件及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泥浆过多,骨料较少的问题,泥浆骨料剥离,导致混凝土大量流失水分,引起收缩裂缝。


        3商品混凝土常见裂缝的防治措施
        3.1塑性裂缝的预防
        首先,优化混凝土配比,添加减水剂或严控水灰比,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其次,在外界环节气温较高或大风天气,应采取合理养护即挡风、遮阳措施,以有效规避大风、高温而造成混凝土水分的快速蒸发;另外,混凝土振捣应充分、均匀、密实,从而有效降低收缩变形问题,同时避免过振、欠振而导致的骨料分布不均,并通过二次振捣减少与消除塑性裂缝问题。
        3.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物料比和搅拌过程
        在进行混凝土的物料配比前,技术人员需要计算混凝土结构的应力,现场施工员根据应力计算的结果来确定混凝土的物料混合比,严格控制砂石、水、粉煤灰和水泥等物料的使用量,这样调配出来的混凝土才能符合相关技术要求。施工期间,对各物料的用量进行管控,各物料使用量:每立方混凝土中LPS4.8kg、水200kg、UEA49kg、水泥343kg、粉煤灰97kg和沙子711kg。各物料的配比必须严格按照上述用量进行配置,水泥型号的选择尽量选用低强度等级,同时避免选择活性较高的水泥种类。在混合的过程中适当添加一定的减水剂,在施工期间保证100d内混凝土的干缩比不超过0.06%。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需要考虑水化反应,尽量降低水化反应的程度,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需根据混合物料情况绘制升温曲线。完成上述工作后,向主管部门提交混凝土申请材料,审批合格后进行混合搅拌。
        3.3合理掺用外加剂
        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改善和易性,在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是必不可少的。配制混凝土时宜采用“多掺技术”(即混凝土中加入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但数种外加剂的掺用可能会因计量不精确和偏差,给生产控制带来不便,所以在混凝土中掺加复合多种外加剂的高性能减水剂就成了最有利于计量和管控的“神液”,复合型的高性能减水剂既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包裹性、流动性,降低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强度等,也可以实现混凝土所需的高流动、高稳定和间隙通过能力和良好的施工性。同时要求高性能减水剂本身性能要具备与水泥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高减水率、缓凝、保塑等性能,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也要控制在3.0%~4.5%之间,以确保高性能减水剂中的引气组分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较大的损伤。
        3.4强化设计质量的监控,做好施工方案设计
        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是设计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就是设计过程中的质量。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就是混凝土配合比,因此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当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反复的检验,促使混凝土设计打的质量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最大程度减少单位用水量,将一定量的磨细粉煤灰掺入到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促使混凝土的水化热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此外,还应当科学的规划留茬部位、入模温度、浇筑点坍塌度、搅拌时间、装料顺序更工序,合理的进行磨板设计,坚决做好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最大程度避免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早期裂缝的情况。
        结束语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大,使用的原材料或配合比不合格、不合理,生产和施工浇筑时坍落度过大,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以及施工工艺、流程不合理,拆模养护不规范等均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混凝土使用原材料的选定、试验检验、生产管控、运输浇筑、拆模养护等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管控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和裂缝防治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朱文成.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成因分析与养护措施[J].江西建材,2019(10):105-106.
        [2]谢伟东.商品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机理与控制[J].广东建材,2019,35(08):42-43.
        [3]林如苗,罗毅.商品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纠纷处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04):104-107.
        [4]李明珠.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及预防措施[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571-573.
        [5]董卫刚,徐晓军.商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