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 应急学院 河南省 454003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口在逐年攀升,将对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发展社区养老,是解决人口老龄化、实现老有所养、满足老年人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社区养老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普惠性社区养老问题,并尝试提出应对方法,实现社区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问题;老龄化
引言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等特征,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数将占世界老龄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民政部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养老服务机构有3.4万个,养老机构床位合计有429.2万张。高端养老服务市场和中低端养老市场分别存在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养老服务存在总体供应不足,高中低端养老市场结构失衡,完善的养老服务市场体系有待建立。十九大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X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推进普惠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议,以供参考。
1社区养老机构的现状研究
本文通过知网,查阅了2015-2020年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文献,统计如下表1-1。
表1-1社区养老文献资料统计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近五年来社区养老研究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其中研究养老服务的有328篇,主要从发展与完善、模式与机制、体系创新和优化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老年人的有311篇,主要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和生存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居家养老的有283篇,主要从可行性、供给主体、智慧养老和康复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机构养老的有245篇,主要从国际经验、“互联网+”和体系创新等方面研究;研究居家养老的有159篇,主要从“互联网+”智能体系、最后一公里、多层次分析等方面;研究医养结合的有142篇,主要从服务态度与需求、老旧社区改造、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卢晓莉在《医养结合型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初探》中认为我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形成了“9073”养老现象,即90%的老年人在家庭中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在大型养老机构养老。[1] 张丽在《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定价机制的思路》中认为,目前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标准不一,提出了从规范经营和压缩成本角度入手来减轻养老负担。[2]刘若兰等在《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现状》中指出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得出社区养老是大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通过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完善供给主体体系和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来完善社区养老。[3]孟松遥等在《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供给方分析》中认为社区居家养老将逐渐成为未来的主流养老方式,但社区养老供给不足,主张从多元化供给角度来解决社区养老问题。[4]综上研究虽然从养老结构、服务标准、压缩成本、人才培养和供给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养老问题和建议方面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本文从社区养老问题和建议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2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
2.1政府层面,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相对滞后,服务质量不高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当前政府在管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标准不高。目前X区的养老服务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养老服务中心基础建设标准较低,虽然上级出台了相关政策标准要求,因X区财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政府对社区养老投入较少。社区养老中心获得补贴难。比如说DF社区养老中心按照规定投资兴建社区品牌养老中心,验收通过了,却因某些原因迟迟拿不到政府补贴。大多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房子是租来的,因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基础设施简陋,养老空间狭小,有的甚至跟社区居委会合用卫生间。有的仅仅是“一间房两张床”,无法正常运行。二是配套服务不齐全。主要表现在锻炼场地、休闲娱乐场地配套设施不足,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抚慰和关爱、心理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项目较少。三是养老从业人员参差不齐。X区养老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高中以下学历,缺乏专业化的养老知识培训教育。从业护理人员同样存在经验不足、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薪酬待遇少、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四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在养老服务领域,目前还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一些养老机构收费不规范、设施不达标、服务质量一般,极大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
2.2企业层面,社区养老民间资本投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
一是投入资金较大,回报周期长、利润低加上行业风险较高的原因,民间资金投入乏力。调查中了解到X区相当部分的社区养老机构在运行中面临亏损压力,能正常维持的寥寥可数,大多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处于半停业状态。二是因社区房屋问题,部分养老机构出资方处于观望态度。部分社区养老中心需要支付给物业公司高额的房屋租金,增加了运行成本。老旧小区由于建造年代比较早,没有合适的社区养老运行空间,需要重新规划和改造,投入较大,土地产权不清,出资方不愿投资。
2.3社会层面,受传统思想和家庭经济收入影响,部分老人不接受社区养老
当前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元化养老方式发展不足。从调查中发现,部分老人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渴望亲情,希望和家人一起居住,不愿意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其次部分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不愿意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加上部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价格监管,费用高昂,因此老人们情愿待在家里拒绝参加社区机构养老。
3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议
3.1政府层面,加快社区养老服务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X区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坚持普惠导向,在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养老服务市场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市场供给结构,从资金、土地、税费和财政等方面提出适合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社区养老服务业,促进社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大对社区养老这一民生领域的投入,逐步提高养老基础建设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财政补贴等方式的引导,增加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成本能接受、需求能实现的养老服务。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社区养老服务的基本需求。整合社区养老资源,明确产权,稳定预期,通过重新规划建造或者改建社区养老用房,保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营。二是规范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要以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增加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比如增加家庭上门服务,提供助餐和助浴等服务满足基本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老人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三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政府部门应开展针对养老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与高校之间开展人才合作培养,引进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区养老机构。同时在本地职业教育开办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护理人才。鼓励和支持公益组织和人员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中来,优化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健全关于养老方面的法律。建立成熟和完善的社区养老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养老行业的规范运营,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2企业层面: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方式激发民间资本对社区养老投资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市场在社区养老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针对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有力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科学引导,宽严结合,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完善财税补贴和金融政策。资金方面应鼓励金融机构为社区养老服务的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降低融资成本。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以老年人口的入住人数、收费和提供的服务等作为政府养老补贴的依据。二是设置专门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用地类型,纳入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保证小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土地供应。简化规划和报批建设流程,对于老旧小区改扩建社区养老项目的,政府应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集中处置,简化流程。
3.3社会层面:加大宣传改变老人们的思想观念,实施普惠养老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养老需求。
一方面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区养老氛围。社区养老本身就靠近亲情接近友情适宜联络感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在社区进行养老可以为家庭减轻负担,让子女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普惠性,按照政府兜底的原则,通过降低收费标准和提高政府补贴等手段让低收入群体享受到普惠性社区养老带来的幸福。为更多的社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让社区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社区老人有亲情、有温度、有尊严地养老。
结束语
总体来说,我国养老研究起步较晚,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我国已经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虽然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但我们在发展中逐步完善,在完善中去解决新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普惠性社区养老,用大家的智慧去丰富普惠性社区养老内容,实现社区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晓莉.医养结合型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初探[J].开放导报,2017(04):88-92.
[2]张丽.完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定价机制的思路[J].科学发展,2020(02):109-113.
[3]刘若兰,石红花,张鹏飞,胡期丽.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现状[J].智库时代,2020(05):39-40+53.
[4]孟松遥,赵甜,王盛.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供给方分析[J].上海房地,2020(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