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AECOPD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4/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3期   作者:程星
[导读] 探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呼吸道管理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呼吸道管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道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通气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PaO2、P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AECOPD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呼吸道管理的效果比较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管理;疗效

 前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以进行性气流阻塞为主要特征,加之老年人免疫力较低,容易合并感染进入急性加重期,脓性痰液大量增加,引起呼吸道堵塞,引发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因此,临床护理时需进行呼吸道管理,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改善肺的通气功能。本文针对呼吸道管理对老年AECOPD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做如下叙述。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8±5.2)岁;平均病程(5.4±1.3)年。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5.9±5.1)岁;平均病程(5.3±1.2)年。对比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处于急性加重期;③年龄≥60岁;④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②其他器官组织严重原发性疾病、恶性肿瘤;③患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道管理,主要措施有:①湿化气道[2]: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摄入充足的水分,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2500-3000ml,少次多量饮用。控制病房内温湿度,以24℃、60%为宜。②吸氧护理: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低浓度、低流量给氧,并在氧气湿化瓶里加入蒸馏水以保持氧气适当的适度和温度。③排痰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体质较弱、长期卧床的患者更换体位、翻身,促进肺内的痰液尽快排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指导意识清楚、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促进肺通气功能的恢复,还可定时为患者叩背,同时叮嘱患者咳嗽,使痰液随之排出体外,必要时可以结合雾化吸入药物,稀释、溶解痰液,从而促进排痰。痰液较多的患者早晚应采取体位引流的方式排痰。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有意识障碍,需使用吸痰机排痰。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观察、记录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氢离子浓度(PH值)等血气分析指标,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结果使用“均值±标准差”表达,运用t值检验;计数结果使用“百分比”表达,运用卡方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通气功能指标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气分析指标


3 讨论
         老年AEC0PD患者由于体质虚弱,无法自行将痰液排出,容易造成呼吸道、肺内终末细支气管堵塞,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而呼吸道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排出痰液[3]。护理人员鼓励患者多喝水,充足的入液量可以有效稀释浓痰,同时提供合适的温湿度的环境可避免呼吸道的干燥。帮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指导其应用呼吸功能锻炼,甚至雾化、吸痰机均可促进痰液的排出,恢复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总而言之,在老年AECOPD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呼吸道管理的效果比较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机体缺氧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吴韩英.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5,28(8):144.
         [2]王丹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特别健康,2017,6(24):293.
         [3]周丽,印华平,李菊香等.综合排痰护理对改善AECOPD患者预后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9):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